理不直氣也壯?遺憾錯過女兒成人禮的劉紅英,本人的回應弄巧成拙

導讀當下大環境中,貌似沒有什么工作能比得上“公務員”了。穩定的工作崗位和較高的社會地位,讓很多名校畢業生都為之心動。2023年國家公務員報...

當下大環境中,貌似沒有什么工作能比得上“公務員”了。穩定的工作崗位和較高的社會地位,讓很多名校畢業生都為之心動。

2023年國家公務員報考人數再次創下新高,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還有很多學歷水平較低,專業比較冷門,或者年齡超過35歲的畢業生,無法報考國考、省考,想要進入體制內工作,只能退而求其次,報考社區工作者或者輔警招錄考試。

雖然這類崗位沒有編制,工作待遇也相差懸殊,只要工作不出現重大失誤,一樣可以干到退休。受口罩原因影響,很多公務人員也從幕后走到臺前,讓這些準備報考公務員考試的學生,對未來的工作環境有了直觀的體會。

大部分公職人員都給學生們樹立了積極向上的學習目標,卻有極個別人員的言行舉止,叫人無法茍同。除了那位打扮貴氣佩戴昂貴耳釘的李少莉以外,河南一位社區書記也火上熱搜。

錯過女兒成人禮的劉紅英,本人出面回應

受口罩原因影響,給河南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一線工作人員上臺發言時,受到前車之鑒影響,個個打扮樸素接地氣,沒想到劉紅英的發言還是叫網友難以接受。

官方已經辟謠,她只是基層工作人員而已,并非社區領導,也不是醫藥公司負責人,甚至連公務員都不是。劉紅英作為基層代表,本來上臺是想講“大白”和志愿者們工作的艱辛,讓居家隔離的人們多理解和配合。卻在臺上動情講述,自己遺憾錯過了女兒18歲成人禮。

對于家長來說,子女18歲意味著長大成人了,馬上就要參加高考,然后離開家長獨立走向自己的人生,確實意義非凡。很多學校會在校園里開展隆重的慶祝活動,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

在未來的日子里就不能欣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而是要努力學習,多干家務,替家長分擔生活壓力。生活需要儀式感,教育也是如此。對于一個普通家長而言,錯過確實可惜,但是在生死面前,孰輕孰重還是要拎得清的。

發布會后,很多網友在網上吐槽劉紅英思想脫離人民群眾,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卻不及她女兒的成人禮重要?畢竟現在社區工作也是一位難求,很多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也在積極應聘,若劉紅英覺得陪女兒更重要,不如把工作機會讓給大學生,豈不是雙贏?

劉紅英面對爭議沒有選擇沉默,而是在工作現場手持喇叭公開回應。她不覺得她的發言稿有任何問題,畢竟內容都是經過審核的,她沒有信口胡說。她的女兒還為她感到驕傲,她希望大家能從一個母親的角度來理解她的言行。網友看完直呼:她瘋了吧。

理不直氣也壯?劉紅英到底錯在哪里?

從劉紅英書記的回應態度來看,她明顯不覺得自己有錯。按照公職人員發言的流程來看,他們的發言內容必須經過嚴格審核,她只是照稿發言,為啥她會受到一眾譴責?回應時,她情緒激動,身后有同事阻攔她,也被她無視了。

能看出來劉紅英很愛自己的女兒,也很重視女兒的教育問題,真的很遺憾錯過了女兒成人禮。再加上她沒有因此而耽誤工作,只是說說心里話不行嗎?

此前一線教師常說,老師也是人,不要把教師和教育說得過于神圣。他們是老師的同時,也是別人的家長,不能要求老師為了學生而放棄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同理,公務員也是普通人,不應該讓他們為了工作,而舍棄自己的家人和喜好。

從耳釘、成人禮兩件事,也有網友能給予體諒,畢竟工作也是為了給自己和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公務員也有權利享受美麗,也可以享受家庭。那么到底劉紅英何錯之有呢?

或許連劉紅英自己都沒明白,她的錯誤主要是在不恰當的時間和地點,堂而皇之地說出來而已。這與耳釘姐一樣,愛美之心不是錯,錯的是不符合她的身份和場合。

公務員要時刻謹記自己的身份,擺正自己的位置

00后學生從小就在養尊處優的環境下長大,享受的是家長無條件的付出,奉獻成了教育上的缺失。所以在報考公務員上岸后,有些學生依舊有強烈的利己主義色彩。

實際上這類學生并不是真正適合公務員這份工作,之所以會有鐵飯碗,并不是讓你眼高于人,而是沒有后顧之憂的為人民服務。想要考公務員,和已經成功上岸的學生,應該時刻記住自己的身份呢,擺正自己的位置,這樣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今日話題:大家覺得劉紅英到底錯在哪了?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教育聽我說#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