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聽過家庭給孩子過成人禮了。一般來說,有些學校會在孩子們高考前給那些馬上就要上考場的孩子們組織一場成人禮,激勵他們高考,成為國之棟梁。
很好奇,什么樣的家庭能給孩子過成人禮。總之像我這樣的小民似乎真的沒有將成人禮排上過日程,說句實話,自打成年之后,連過生日的次數都能掰著手指頭數過來的我,似乎與鄭州的社區書記劉紅英差了無數個檔次。
我是趣筆談教,在傳統文化中,成人禮標志著一個人從少年時期過渡到成年時期,從完全從屬于父母、家庭、對社會不承擔任何責任的被庇護者轉變為被社會承認、能享受社會權利也必須盡社會義務的獨立的人。漢族采用的是冠禮、笄禮。
這個知識,任誰也不會想到是一個社區書記給所有人普及的。11月6日,鄭州市中原區桐柏路街道平安街社區書記劉紅英因為一段“我缺席了女兒的成人禮”的“動情講述”突然火了,把自己送上了熱搜。
看內容,原本這場發布會是對鄭州“封控管控不精細、隔離不及時、資源儲備不充分、物資供應不均衡等一些問題”向鄭州市民道歉,劉紅英卻深情的描述出了一段女兒成人禮的“感動自己”的故事。
“前幾天我的女兒是18歲生日,然而我卻缺席了她的這場成人禮,當時她給我發來一段和貓咪的視頻,讓我多愛自己一點,她為我自豪。……”當說及這些內容,劉紅英竟然幾度哽咽。
要知道鄭州疫情被封控在社區中的市民會不會更難。印證了一句話,人世間的悲喜各不相同。完全脫離實際情況的劉紅英給我們上演了一幕脫離群眾,不知人間疾苦的大戲!
即便如此,劉紅英仍然在朋友圈里自豪的聲稱,“網上我不認識的人關我什么事呀,我沒(某社交平臺)不嘚瑟”。
其實,劉紅英除了關于女兒成人禮感動哭自己的這事,有另外一件事情更應該令人憤慨。她曾如此評價,社區居民自發組織的“愛心送餐隊伍”,她說,“百家飯豐盛得讓志愿者都擔心疫情結束會胖成什么樣子”。
而鄭州市民在封控時遭遇到物資短缺的情況大家是有目共睹。
對此網友們的評論基本都是反諷的:好感動呦!一個好媽媽。希望你的工作也能感動大家。天下蒼生苦難之輕,不及汝女成人禮之重!回家陪女兒吧,你的工作大把人接!
其實,大概是她女兒太金貴了,比起那些因疫情走了兩天一夜的孩子們,可能就差家里沒有一個這樣的媽媽!
但是與之相反的是,劉紅英管理的志愿者群里,卻是贊揚聲一片,喝彩聲不斷!可笑吧。
真是一個拼爹的年代,賈淺淺有個賈平凹的父親,大專生能當副教授,進陜西作協,險些成為中作協成員。現在如果不是劉紅英意外把自己女兒曝光,那不知道未來又會出什么刷新人眼球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社區干部他們同樣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老人,孩子和生活。他們應當得到尊重,因為在抗疫的三年里他們所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但是,有人在負重前行,這是肯定的才換來百姓的安居,閑時不張揚,忙時不抱怨,職責不同,這才是合格的社區干部,才符合他們拿著國家工資,服務沒有結束只有開始,每個人的崗位不同,沒什么可炫耀的。
看來對于劉紅英而言,自己的孩子是心頭好,別人家的孩子是路邊草。她的自我感動很自私。女兒過18歲成人禮,好多人自己過生日還沒有蛋糕呢?而發朋友圈,別人點贊祝福,是因為你是公職人員。如果你啥也不是,疫情當前,誰有心思關心你女兒的成人禮。特殊時期不以人民為重,還大言不慚的發朋友圈,且不知悔改。
總結一下,一個衣食無憂的人,對一群艱難抗擊疫情的人們講述訴自己三天沒有吃龍蝦的苦。一個肢體健全的人,跟一群傷病員說,自己手指尖劃破了皮的痛。就問觀眾感動不感動?反正講故事的人感動了!
#劉紅英缺席女兒成人禮#
圖源互聯網,侵刪。和你一起看教育趣聞,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學科知識
期待您的關注、分享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