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道路上的兩大幸事,莫過于遇良師得益友,良師能成為自己前進道路上的指路明燈,讓學生感受到溫暖,也能保證學生不會誤入歧途,而益友,則是讓你在成長的路上不孤單。
尤其是小學階段的老師,這個時候學生的價值觀建立得還不完全,老師的一言一行,一個關懷一個教導,都可能會影響學生未來的人生走向,決定學生未來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所以看上去小學老師,好像在學科知識上貢獻得不多,但其實小學老師對于學生們來說,才是最具影響力的,網上一位小學老師深知自己身上的責任,于是做了在班級設置了一個“煩惱箱”,想要真正走進學生心里。
只是沒想到在收獲了學生的投稿之后,老師卻頻頻淚目,下面我們就和這位老師一起走進小學生們的心里,看看這個年紀的他們,有什么煩惱吧。
女老師設置“煩惱箱”,班上同學紛紛投稿,第一張就讓老師淚目
“為什么爸爸媽媽生了我,就離婚”,老師打開第一張紙條就淚目了,據老師介紹,當時學生寫下這個煩惱的時候,“婚”字不會寫,然后還問了老師。
當時老師第一反應就是,是結婚的婚嗎?但學生卻回答是離婚的婚,當時聽到學生這么問,老師其實心里已經覺得不對勁了,果然收到這位同學的紙條之后,老師直接控制不住自己的淚水。
小紙條上的字跡很稚嫩,想表達的話甚至還需要通過老師的幫助才能寫好,但就是這么短短十幾個字,卻仿佛有千斤重一般,壓得老師和無數網友喘不過來氣,不知道當家長的看到學生的煩惱時,內心會是什么感受。
除了這位同學讓老師淚目以外,還有一位同學寫下了“我想讓媽媽和爸爸不吵架,能給我一個快樂的家”“我的爸爸媽媽為什么不回來陪我過生日,每年過生日都不會回來!”
看了很多紙條,其實大部分都是圍繞家長展開,本來以為這個年紀學生的煩惱,會是圍繞玩具、學習、朋友等等,甚至有些人還會覺得這個年紀的學生,能有什么煩惱。
沒想到每個年紀的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煩惱,而且這個煩惱竟然大部分都來自家長,說白了,這個年紀的學生,最在乎的,最渴望的應該就是家長的關愛和陪伴,所以煩惱也大部分來源于此。
孩子的世界里,家長的陪伴和家庭的融洽,大概就是學生的全部
學生的煩惱,有些是家長的不負責任,但有些也是家長的無可奈何,比如像陪伴,很多家長不是不愿意陪在學生身邊,但生活的壓力擺在那,讓家長不得不無奈做出選擇。
尤其是一些農村家庭,如果收入穩定,誰愿意背井離鄉,和學生分別呢,但好在現在科技發展比較迅速,彼此的溝通和聯系也方便了很多。
所以如果家長真得不能陪伴在學生左右,但也至少要每天和學生打個電話,視個頻,讓學生知道家長也是想念學生的,也能讓學生的安全感更足一點,可以的話也常回家看看。
還有關于家庭和睦,家長兩個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難免會有爭吵的時候,但希望家長在爭吵的時候,能夠避開學生,至少不要讓學生每天都成為你們爭吵的長大,很多人說自己沒有安全感,其實多半來源于童年時期家庭的不和睦。
甚至說,哪怕家長真的沒有辦法在一起生活需要離婚,也希望家長能夠好好引導學生,告訴學生就算爸爸媽媽不在一起生活,但是對他們的愛不會減少,把傷害降低到最小,畢竟學生們是無辜的。
老師的溫暖也感動了無數人,能夠遇到一位這樣的老師,也是學生們的一大幸事
如果不是因為老師溫暖的舉動,可能包括家長自己都不知道原來自己的有些行為,對學生其實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老師有這樣的舉動,也是為了能夠了解學生的心思。
老師了解了學生心里的煩惱,也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開導,將學生內心的煩惱降低到最小,所以能夠遇到這樣的老師,其實也是學生們的一大幸事,也希望未來會有越來越多這樣的老師,真正走進學生心里,不僅負責教書,更負責育人。
話題討論:看到“煩惱箱”里學生們的投稿,你有什么想法?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