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出現了!歐洲頂級芯片巨頭,忽視美國施壓:“繼續留在中國”

導讀歐洲芯片巨頭經過深思熟慮,開始尋求穩定。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近日,在慕尼黑電子展的CEO圓桌會議上,歐洲芯片巨頭意法半導體、英飛...

歐洲芯片巨頭經過深思熟慮,開始尋求穩定。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近日,在慕尼黑電子展的CEO圓桌會議上,歐洲芯片巨頭意法半導體、英飛凌、恩智浦CEO表示:我們不會停止在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市場的運營。

“這是我們不想放棄的市場,我們希望繼續支持,中國約占我們總收入的30%”。

01 歐洲芯片巨頭決定繼續留在中國

上個月,美國出臺了關于中國大陸半導體出口管制的最新規則,希望能阻礙中國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前進的步伐,并且將許多歐洲半導體巨頭納入了規則遵守之列。

結果等了一個月,美國也沒等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歐洲半導體企業紛紛表態稱,不會放棄中國市場。中國是全球芯片市場最大的消耗國,每年光進口芯片就要花費4000多億美元。

意法半導體CEO直言,中國市場約占了公司總收入的30%;恩智浦也表態,“中國市場對我們的貢獻是舉足輕重”。在正常出口的2019年,恩智浦超50%的收入都來自中國。失去中國市場,意味著歐洲芯片業將會丟失“半條命”。

早在今年4月份,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總裁溫寧克就表示“美國針對中國的芯片禁令是傷害歐洲半導體行業,15年之內,中國將有能力制造所有產品。到那時,歐洲供應商將會永遠失去中國這個大客戶。”此前他們由于遵守所謂的新規,幾乎放棄了中國市場,隨后利潤下滑高達47.8%。

而當ASML在前不久,重新撿起中國市場后,僅第一季度向中國出口的23臺光刻機,就為其帶了幾十億美元的營收。不僅如此,他們還開始在中國擴充團隊,希望2023年總人數能達到1700人。

02 抓住中國市場,等于抓住未來

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曾說:退出中國市場等于退出世界500強。芯片作為西方國家的“看家”本領之一,對中國市場說“不”無異于阻斷了自己的發展之路。回想過去半年,美方為了一己私利,一邊賺著中國利潤的同時,一邊背信棄義擅自修改芯片規則。在半年內,導致美國芯片上市公司市值蒸發超1.5萬億(折合10.7萬億人民幣)。

除了芯片領域,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市場對于全球經濟的發展而言都是巨大機遇。

03 大多數國外企業是清醒的

眼下,半導體行業已經進入下半場,產能過剩等問題開始顯現,不少芯片巨頭出現庫存積壓。在“買方市場”中,誰的購買力強大,誰就有主動權。而我國作為芯片進口大國,芯片市場相當廣闊,若放棄中國市場,恐怕難以在芯片“寒冬”中安穩度過。

歐美各大半導體企業深知這一點,他們想出了渾身解數來繞過規則。例如英特爾就想到了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它旗下的A100高端GPU按新規是不能出口中國的,但它另辟蹊徑,研制出A800版,除了線寬算力有所下調,其余參數和A100一模一樣,這樣既滿足了新規,又能為中國客戶供貨。

從各大半導體企業的表現來看,大多數企業是清醒的,明白中國市場是不能放棄的,只是迫于某些壓力罷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