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2018年已經退出了“伊核協定”,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要求伊朗重新談判,為此直接退出了多方協商的“伊核協定”,從而在伊朗核問題上開了倒車。根據“伊核協定”,伊朗關閉了增殖反應堆,并且對于核材料的提純進行了豐度和總量的限制,美國公然退出“伊核協定”,讓國際社會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在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后,美國急于修正特朗普的錯誤路線,因此試圖重新加入“伊核協定”,不過同時就伊朗核問題,美國還在不斷使壞,其中就包括積極拉攏其余西方國家對于伊朗施加壓力。
伊朗核問題是一個多個國家之間的交鋒,美國其他西方國家是“穿同一條褲子”,不斷給“伊核協定”制造不必要的麻煩,日前國際原子能機構進行了一次決議草案的表決,試圖對于伊朗再次施壓,面對西方國家咄咄逼人的態勢,中方代表投下反對票,從而直接挫敗了西方給伊朗施壓的圖謀。在核擴散問題上,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采取了“雙標”,在打壓伊朗的同時,卻要給向澳大利亞提供核技術而“大開綠燈”。
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在2021年9月份突然宣布成立所謂的“奧庫斯聯盟”,試圖為美國和英國向澳大利亞提供攻擊型核潛艇鋪平道路,西方國家還試圖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來“背書”,同樣遭遇了中國的反對。美國在向澳大利亞進行核技術擴散的時候,對于伊朗就采取另一種做法,再次暴露了西方國家的“馳名雙標”。美國打壓伊朗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維持美國在中東的“領導”地位,如果伊朗在核武器上有突破,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基地就會成為美國的負擔。
同時如果伊朗擁有核武器,作為“中東小霸王”的以色列就失去了囂張的資本,因為伊朗擁有的彈道導彈具備打擊以色列的能力,如果搭載核彈頭,就會讓以色列喪失威懾能力,從而打亂美國在中東的布局,這是美國極力阻止伊朗在核技術領域突破的重要的原因。作為美國“打手”的以色列也是緊跟美國的戰略,不斷敲打伊朗,甚至還刺殺了伊朗首席核科學家,以色列不愿意放棄“中東小霸王”的地位,因此也是處處壓制伊朗的科技發展。
對于西方試圖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決議來給伊朗施壓,中方代表“一針見血”指出,施壓解決伊核問題只會是“適得其反”。長期以來西方國家采取了“高高在上”的姿態,西方在大航海時代開始就開始奴役全世界,如今的西方國家還是改變不了心態,試圖繼續從全世界吸血,為此就有了各類拱火行動,并且還會通過發動戰爭的方式攫取利益,顯然在世界多極化的趨勢之下,西方國家是無法繼續從全世界吸血的,不過西方國家的心態還沒有徹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