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俄羅斯扎波羅熱軍民行政機構總委員會成員羅戈夫的說法,目前,有來自40余個國家的雇傭兵正在扎波羅熱市附近參戰,其中占據大頭的是波蘭雇傭兵,人數達5000余人,另外還有日本人、法國人、加拿大人和西語系國家的人,據說,在長達半年的沖突中,扎波羅熱地區已經有1000余名雇傭兵在戰斗中喪命,成為肥料。
那么,羅戈夫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真的有這么多雇傭兵在扎波羅熱地區參戰,目前烏克蘭戰場上雇傭兵到底是個什么情況呢?咱認為吧,羅戈夫說的多多少少有些夸張的成分,比如什么有5000個波蘭人之類的,實際上波蘭軍隊參加俄烏軍事沖突,這又不是什么大新聞,基本上就是公開的秘密,早在2014年第一次俄烏軍事沖突的時候波蘭軍隊就派出過部隊參戰,在伊洛瓦伊斯克和杰巴利采沃等戰役中,都有波蘭軍隊的身影。只不過波蘭軍隊根本沒有人想的那么多,在2014年的戰局中,最多的情況下波蘭軍隊也就幾個營是整建制參戰的,這很正常,畢竟波蘭自己也就幾萬陸軍,估計能在一線作戰的部隊也就三四萬人,能一次投放個上千人,或者一兩千人到一個方向上,這個用兵強度已經很高了,不然的話波蘭本土難道就不要防衛了嗎?
這次俄烏軍事沖突也是如此,目前波蘭軍隊出現在沖突一線基本不是什么秘密,諸如哈爾科夫方向的作戰,俄軍就在烏軍的無線電信號里聽到了大量波蘭語的呼叫,很顯然,2014年的那群“老朋友”們又回來了,但問題和2014年也是一樣的,波蘭軍隊在這八年時間里,并沒有進行大規模擴軍,目前波蘭軍隊倒是有一個把現役陸軍擴充一倍以上的計劃,但是這一計劃又不可能撒豆成兵,應該要執行到2032年才能把波軍總人數擴充到26萬人,因此現在的波軍,總兵力沒有太大提高。
既然總兵力沒有提高,那么波蘭軍隊在烏克蘭戰場上的用兵人數,相比2014年就不可能有太大提升,按照羅戈夫的說法,在扎波羅熱有5000波蘭兵,那估計在哈爾科夫一線怎么說也得有個四五千波蘭兵吧,這意味著在俄烏沖突的戰場上,波蘭軍隊說不定得有個一萬多人,要知道波蘭陸軍目前現役兵力才70000余人,一線作戰部隊說不定直接砍一半,35000多人不得了了,要真有10000多波蘭兵在烏克蘭戰場上,那么意味著波軍把自己三分之一的兵力都丟了出去,這事兒想想就知道完全不合理。
很多人可能覺得,萬一來的不是波蘭正規軍,而是波蘭的雇傭兵呢?也不合理,很簡單,如果波蘭雇傭兵在俄烏軍事沖突的戰場上占據了大頭,尤其是在扎波羅熱地區有高達5000人這么一個數量,那么很顯然,俄軍在擊斃的雇傭兵中,波蘭籍雇傭兵絕對是要占據大頭,說不定會占到七八成,畢竟你不可能搞了這么多雇傭兵,卻不參與一線對抗,不然你這么多人是在這當氣氛組的還是怎么地?既然大家一視同仁都參與一線對抗,那么陣亡概率就是大致相等的,相應的,波蘭人在陣亡數據中,顯而易見地應該占據大頭。
但是,從最近一個時期俄軍擊斃的雇傭兵來看,這都是什么人啊……咱收集了相當一部分資料,在最近個把月爆出來的、和雇傭兵有關的訃告起碼有一二百張,仔細看了一下,占據大頭的有格魯吉亞雇傭兵,巴西雇傭兵,其次是英法雇傭兵,美國雇傭兵,隨后還有些西南歐、比如西班牙的雇傭兵等,反而沒有多少波蘭雇傭兵。這意味著什么,兩點:一方面是波蘭人還是比較口嫌體直的,雖然口頭上反俄,但是真要面對俄羅斯的坦克炮口的時候,大多數波蘭人心里邊還是有些AC數的;另一方面,這個雇傭兵的使用方式,應該體現出了在烏克蘭戰場上,估計有些雇傭兵公司介入了烏克蘭戰局,尤其是巴西雇傭兵高的不正常的傷亡率。
別看巴西這國家沒啥存在感,但是巴西的amigo們在雇傭兵界還是比較吃香的,畢竟那邊是真正的槍戰每一天,大家多多少都有些街頭駁火的光榮歷史,雖然幫派街頭槍戰和正規戰根本不是一個次元的事情,但是雇傭兵嘛大多數情況下也就是個看家護院的活計,烏克蘭戰場這個交戰強度不是常態,因此巴西的amigo們也就夠用了,而且對于巴西的年收入來說,能被雇傭兵公司拉去當雇傭兵是妥妥的高薪職業,所以巴西雇傭兵在國際雇傭兵界,屬于一股不大不小的勢力,這部分人能被搞到烏克蘭戰場上,意味著烏克蘭大概是跟一些國際安保公司簽訂了用工合同,從巴西拉了些人,就這么簡單。
說到這,估計大家會對烏克蘭戰場上的雇傭兵嗤之以鼻,這也沒什么呀,也不算是什么厲害的角色——其實不然,雇傭兵,巴西的amigo們咱們不談,咱們來說說英美雇傭兵什么的,這部分雇傭兵、尤其是在英美軍隊中有過服役經歷、有過熟練士官服役經歷的雇傭兵在烏克蘭軍隊中,實際上彌補了烏克蘭軍隊的一個非常重要、但是損失也非常嚴重的能力:熟練士官的缺乏。
畢竟,目前的這支烏克蘭軍隊,重建部隊也就是從2014年開始的,在這八年左右的時間里,烏克蘭軍隊有服役經歷的人可能也就三四十萬人,其中真正受過熟練士官和低級軍官訓練,可以作為部隊中堅的也就幾萬人,隨著戰事的推移,烏軍的損失已經非常嚴重,連美軍都認為烏軍傷亡了10萬人以上,烏軍真實的傷亡數據可能會有二三十萬人,這些人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寶貴的熟練士官和低級軍官,他們是一支軍隊真正的核心,而且是一旦損失了就無法快速彌補的。
所以可以想見的是,目前烏軍的中下層熟練士官或者低級軍官,已經死傷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雇傭兵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尤其是經過北約體系培訓的英美,波蘭等國雇傭兵,這部分人的數量雖然趕不上巴西amigo,但是,這些雇傭兵只要是士官,那么就可以作為小隊,班組的作戰核心,一個雇傭兵就可以帶著一個班、甚至帶著一個排的烏克蘭新兵去打,別的不要多,只要一個旅里邊有一二百個這種雇傭兵,那么基本上整個旅的戰術就被盤活了,這就是為什么俄軍在扎波羅熱,或者哈爾科夫,聽到的無線電里有波蘭語,畢竟以烏克蘭軍隊的通訊系統來說,一般只有小隊或班組才會帶著通訊系統,而且通訊系統肯定是掌握在班長手里的,這意味著,波蘭士兵可能是烏軍的核心,這部分人雖然人數不多,但是起的作用大多了。
總之,從目前的情況看,俄軍在對抗的,已經是整個北約的作戰體系了,這可以被認為是俄式軍事體系和北約作戰體系的一次對決,俄軍能否打出比較好看的交換比,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