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機密部門突然指控:阿聯酋多年來一直在操控美國政治

導讀據悉,因為上個月的“石油減產協議事件”,美國和沙特、阿聯酋等國家的嫌隙仍然沒有消除。這兩個在“OPEC+”組織中有重要地位的成員國一手...

據悉,因為上個月的“石油減產協議事件”,美國和沙特、阿聯酋等國家的嫌隙仍然沒有消除。這兩個在“OPEC+”組織中有重要地位的成員國一手推動了石油減產計劃,也讓美國油價飆升,民眾非常不滿。美媒稱這一舉動至少讓拜登丟失200-300萬張中期選舉的選票,很多人原本猶豫不決,但見民主黨政府“連控制油價的基本手段都缺乏”,就對其失去信心,這間接造成了他們在眾議院面臨的失敗局面(目前最終得票還沒出爐,但共和黨已經基本宣布勝選)。

消息提到,事發后美國揚言要“重新考慮和沙特的關系”,還給沙特扣上了“援俄”的帽子。這非但沒有嚇倒沙特政府,卻遭到了更多反彈。石油輸出國聯盟歐佩克擴大組織(OPEC+)多個成員國紛紛表態,聲援沙特的減產協議。阿聯酋能源部長表示,減產決定是大家一致通過的,不存在所謂的(支援俄羅斯)“政治意圖”,其他幾個沙特的盟友也紛紛發聲。在如此多的國家“抵制”下,美方也只得將這件事作罷,沒有繼續擴大對他們的指責。

然而在兩天前,美方突然毫無預兆地宣布了一份“機密調查”,指控阿聯酋正在圖謀干涉美國政治。這份報告由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編寫,記錄了阿聯酋“多年以來嘗試用各種合法或非法的活動,將美國外交政策引導向對她們有利的一面”。這篇文章洋洋灑灑地敘述了很多阿聯酋“操控政治”的行為,包括向美國大學和智庫捐贈了數億美元、雇傭三名前美國情報和軍事官員,讓他們幫忙監視政府一舉一動、使用黑客技術探查美方網絡等,其中僅游說這一項就花去1.4億美元,堪稱是出手闊綽了。


有分析認為,美國兩黨對“國外干政”非常敏感,比如每次大選都會爆發的“操縱選舉門”、“郵件門”等內容,排斥“國外勢力”涉足美國政治。所以在此時報道的內容讓很多美國公民直呼不可思議,社交媒體上有很多對阿聯酋、沙特(大多數人認為這兩個國家是“綁定”的)的指責言論,甚至建議美國政府馬上采取激烈手段,在外交領域和兩國進行脫鉤,以及施壓他們“道歉”和中止干涉。

目前阿聯酋尚未回應這些指控,《華盛頓郵報》稱激進策劃干涉美國政治的不止他們一家,沙特阿拉伯、卡塔爾、以色列等其他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都或多或少在美國政府內部安插“內應”,他們試圖用各種方法讓自己的國家占據優勢地位,美方必須積極抵御這種滲透。值得一提的還有,這件事還有人解讀為美國對石油事件的報復行動,因為“國外策劃干涉”這件事很多美國人最厭煩的話題,此時“機密部門”就剛好曝光這份文件,不管在哪個層面來看都過于巧合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