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候還得看普京!北約在科索沃舉行軍演,俄羅斯力挺塞爾維亞

導讀中國人對科索沃一定不會陌生,1999年,科索沃戰爭爆發,在北約的狂轟濫炸下,塞爾維亞政府被迫放棄了對科索沃的控制。2008年,科索沃單方面...

中國人對科索沃一定不會陌生,1999年,科索沃戰爭爆發,在北約的狂轟濫炸下,塞爾維亞政府被迫放棄了對科索沃的控制。

2008年,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得到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多數西方國家的承認,但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在內的超過半數聯合國至今不承認其獨立地位

在此之后,科索沃地位問題一直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雙方齟齬不斷。

就在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俄烏沖突之際,巴爾干半島這一歐洲火藥桶再次吱吱作響。

事件的導火索是一張車牌。

科索沃政府去年宣布,從2021年8月開始,科索沃北部的塞爾維亞族人,不得繼續沿用塞爾維亞車牌,必須替換成科索沃車牌。

科索沃大約有180萬人,塞族人占大約2%,雖然比例不高,但他們是“身在科索沃心在塞爾維亞”,科索沃當局的規定讓其很難接受。

隨后,塞族人多次與科索沃警方爆發沖突,局勢一度非常緊張。最終,在歐盟的調解下,局勢才有所緩和。

然而,今年5月,科索沃政府再次宣布,從6月開始,警方將扣押所有懸掛塞爾維亞車牌的汽車,并對車主進行罰款,這再次引發塞族人的不滿。

最近幾周,雙方沖突的烈度達到頂峰。

本月10日,塞族居民發動新一輪示威活動,以抗議科索沃當局逮捕塞族前警察潘蒂奇的行為。抗議者封鎖了多條交通主干道,并于科索沃警方發生肢體沖突。有消息稱,現場一度傳出槍聲

對于塞爾維亞政府來說,這些生活在科索沃北部的塞族人都是自己的兄弟,保障他們的安全既是義務也是責任。

12月15日深夜,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宣布,塞方決定援引聯合國安理會第1244號決議,向北約駐科索沃部隊致函,要求派出最多1000名塞爾維亞軍警前往科索沃維持秩序

但武契奇同時承認,北約不太可能同意塞爾維亞的要求,他同時指責美國不遵守和塞爾維亞達成的協議,一直站在科索沃當局背后支持其反對塞爾維亞。

而北約果然不出武契奇所料,不僅至今沒有同意塞爾維亞提出的要求,而且還在科索沃“秀起肌肉”。

12月18日,北約駐科索沃部隊(KFOR)宣布,將在未來幾天舉行“戰術”軍事演習。KFOR稱,此次演習的目的是在危機情況下確保“行動自由”的能力。

而按照俄媒的說法,所謂的“行動自由”可能是指,北約部隊將拆除塞族居民在抗議期間設置的路障。

在塞科關系趨緊之際,北約駐軍突然宣布在科索沃舉行軍演,這無疑是在火上澆油,等于是在用無聲的方式,支持科索沃當局的“車牌方案”。

而換掉了車牌,就等于是切斷了科索沃和塞爾維亞唯一的聯系。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普京挺身而出,力挺武契奇和塞爾維亞。

12月19日,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批評稱,歐盟對塞爾維亞所采取的的政策,就像“始于背叛的婚禮”。

扎哈羅娃稱,歐盟一邊聲稱考慮接納塞爾維亞,一邊卻支持科索沃的挑釁行為,這從一開始就是背叛。

事實上,早在一周之前,扎哈羅娃就指責美國和歐盟縱容科索沃當局挑釁塞爾維亞,并稱塞爾維亞正在玩火。克里姆林宮方面也稱,俄方堅定支持塞爾維亞的立場。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就更別說,塞爾維亞還是俄羅斯的長期盟友。俄烏沖突期間,塞爾維亞是為數不多拒絕公開譴責和制裁俄羅斯的歐洲國家。武契奇還公開表示,除非國家生存受到威脅,否則塞爾維亞不會制裁俄羅斯。

俄羅斯選擇力挺塞爾維亞,也是為了避免自身陷入孤立——如果這次選擇沉默,坐視北約欺負塞爾維亞,等到類似的劇情發生在俄羅斯身上時,可能就沒有替自己鳴不平了。

事實證明,普京做了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