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首席記者 張逸菲/文 受訪者供圖
近日,蘇州市將原來的核酸小屋改造成發熱診療站,站內配備醫護現場面診并發放退燒藥。診療站雖小但“五臟俱全”,市民可刷醫保卡,也可以使用POS機刷卡。除了方便,最重要的是就診高效率,面診拿藥過程僅需10分鐘。
無獨有偶,在河南鶴壁,也有幾個流動發熱診療站,它們的前身也是核酸小屋。目前,流動診療站主要集中在老城山城區,這里老年人較多,站內采取一醫一護的配置。
流動診療站,鶴壁山城區先行一步
12月18日,鶴壁山城區一小區門口,幾位老人背著手,看著幾個醫護人員在核酸小屋前忙活,他們并未采集核酸,原來的小屋側面被貼上一張醒目的標識:山城區流動發熱診療站。
當地居民告訴頂端新聞記者,大概在一周前,已經很難買到退燒藥了,家里有人發燒,沒有藥,只能去醫院,“但是發熱門診也有很多人,大冷天,一早過去就要排隊。”
鶴壁市山城區診療站,市民在向醫生咨詢
市民王遠(化名)說,他在一個微信群里看到,山城區有幾個由核酸小屋改造成的診療站,有人前去了解情況,發現一個診療站配備一個醫生和一個護士,“醫生和患者隔著小屋進行面診,之后會給患者開藥,掃碼付錢就可以。”
頂端新聞記者了解到,每位患者在診療站的就診時間大概在10-15分鐘,包括面診和拿藥。“很快,減少了去醫院做各項檢查的時間。”有網友分享面診經歷,“醫生感覺也很有經驗,能很快根據癥狀匹配藥品。”
鶴壁市山城區衛健委醫政股股長張杏告訴頂端新聞記者,轄區內5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和7個基層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診室)全部設立并開放。“為了更加方便群眾就近就醫需求,我們先期在轄區重點小區、商業區、工業園區將5個核酸采樣點轉換成流動發熱診療站,為居民和園區企業工人提供診療和健康服務,有效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和企業生產秩序。”
診療站率先在老城區試行
盡管全國各藥廠都在加足馬力生產藥品,目前,退燒類藥品依舊短缺,山城區也一樣。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用藥需求,診療站的醫生主要采用中西醫結合方式進行診療服務。
醫生會指導患者如何用藥,藥袋上也有說明。
“18號是第一天,感覺還有不少市民在觀望。”王遠說,山城區是鶴壁市的老城區,老年人比較多,有些人的子女不在身邊,很多老人還不會線上購藥,“等他們身體出現異常時,再去藥店買藥,或者去醫院掛號,要么就是買不到,要么就是還得排隊,很受罪。診療站能方便不少老人在社區內面診就醫,我覺得特別方便,希望能在全市甚至全省全國推廣。”
前幾日,江蘇蘇州姑蘇區就已將部分核酸采樣屋改造成了發熱診療站,走在全國前列。
據報道,目前蘇州市范圍內已設有1035個發熱診療站,轄區居民只需要通過核酸小屋的窗口,就可以進行病情的診療,隨后在核酸小屋旁的藥方,就可以完成配藥,整個發熱診療的流程在社區就可以完成。
頂端新聞記者聯系姑蘇區金昌街道彩香一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即使設置了多個診療站,但工作量依舊很大,工作人員說,所有醫護都很忙。
醫生向患者介紹如何用藥
網友:診療站給大家帶來信心
12月7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于印發以醫聯體為載體做好新冠肺炎分級診療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要構建新冠肺炎相關癥狀患者分級診療服務網絡,以網格化布局醫聯體為載體,完善亞定點醫院、定點醫院、醫聯體和醫聯體外部協作的三級綜合醫院之間的轉診機制,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連續性。
流動診療站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12月18日,山東省衛健委網站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醫療服務方便群眾就醫的通知。通知指出,提倡核酸采樣點“一點多用”,各地可根據需要選擇具備2個以上采樣亭的核酸采樣點,將其中一個改造為“發熱診療站”,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滿足群眾“就近就便”就醫需求。
據報道,棗莊市臺兒莊的移動便民診室已在12月18日啟用,不同于別的診療站,這個點采用一點兩用,既是檢測點,又是發熱門診,可以為市民提供一站式就醫服務。
除了江蘇蘇州,無錫也著手將核酸小屋改為發熱診療站,安徽蕪湖也有動作,其將轉型后的健康小屋內配備健康一體機、手提箱式中醫四診儀、輪椅、充電寶等便民設施,并評價出售抗原檢測試劑等防疫物資。
“太為百姓著想了,建議全國推廣。”網友們拍手叫好。
“這樣大家就不會慌張了,也不會擠兌醫療資源。”全國幾地陸續出現核酸小屋的轉型,有很多網友評論,患者最害怕無藥和無處看病,幾個城市推出的流動診療站,是在給大家建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