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小貝愛教育
武漢大學對于輔導員的標準,是高的。
各位學生對于考大學有著很深的渴望,當學生還在讀小學的時候,考大學這個種子就已經在學生們的心中種下了,學生們就知道了為了以后可以考上一所好大學。
學生們對于考大學肯定是都希望自己的大學夢通過努力后,可以順利地實現,然后把心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拿到手。
學生們對于考大學會那么渴望,是有不同的原因,而在這眾多原因中,肯定是包括為了以后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理由。
經過各大院校的擴招,大學生所背負的就業壓力可是肉眼可見的攀升,2022屆大學生畢業人數就達到了1076萬,按照這一增長速度,2023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無疑是更大的。
再加上就業市場整體不問題的影響,像進入高校當教師這般偏穩定的崗位就得到了眾多大學生的歡迎。
武漢大學將招60余名輔導員,報名的條件堪比“天花板”,博士是標準
對于重點名校武漢大學學生肯定很熟悉了,是湖北省內響當當的名校,大學生畢業后能進入武漢大學這般名校去當老師的話,是很厲害的。
但武漢大學這類重點名校對于老師的招聘標準也是偏高的,就算是不用負責教學崗位的輔導員崗位都是如此,據了解武漢大學將招60余名的輔導員。
武漢大學的外語學院、計算機學院、文學院、生命科學學院、信息管理學院和化學等多個學院,都是有招聘輔導員的需求,武漢大學所要求的報名的條件堪比“天花板”。
可以說博士是標準,其中要求大學生要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教育引到能力和調查研究能力。
同時要求大學生還得具備開展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工作的素質與能力,對于大學生的學歷要求是博士才可以,如果是少量是屬于表現特別優秀的碩士也是可以的。
是可以把博士的標準稍微降一降,大學生除了學歷要符合標準以外,大學生在大學階段的學業成績也得達到優良的程度,學業成績是不能太一般的。
同時大學生各方面的表現還得突出,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擔任過主要學生干部的大學生是可以進行優先考慮的,對于大學生年齡也有限制,博士的年齡不能超過32周歲,碩士不能超過28周歲。
個人分析
綜合來看的話,武漢大學的標準是有些高的,武漢大學將招聘60多名輔導員。看來需求情況還是偏大的。
輔導員就是院校內學生們的“大家長”,主要做的就是和學生各方面相關的工作,和大學里給大學生任教的教師相比還是不同的,兩者相比要負責的工作是不同的。
不過對于博士當輔導員,大家是有不同看法的
不光是武漢大學招聘輔導員要求是博士,和武漢大學同層次的重點大學,所招聘的輔導員也出現了對于學歷門檻不斷變高的情況,由碩士變成了博士。
不過對于博士當輔導員的情況,大家有著不同看法的,有的網友覺得這是正常的,隨著大學生的過得飽和,不光是當高校教師的標準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他領域內進行人才招聘的過程中,對于大學生的學歷門檻也是有所提高的,在大學生過剩的情況下,各大招錄單位想要招聘到符合要求的情況下。
把學歷門檻有所提高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越來越多的博士進入高校內也是一個好事,這樣大學生有不懂的隨便問一個老師就能解決了。
畢竟名校隨便一個輔導員都是博士,那其他的任教老師肯定更牛,但有部分網友覺得博士當輔導員有些屈才了,博士應該到更需要人才的科研領域去貢獻力量,而不是為了求穩。
那么越來越多博士去當輔導員,到底是悲是喜?
對于越來越多博士去當輔導員的情況,關于到底是悲是喜的討論?大家可能是會有不同的答案,但這么高學歷的博士去當輔導員,和博士自身的就業選擇肯定是有著很大的關系。
畢竟在大家的就業走向上是存在著很大差距的,如果擁有一份像985院校輔導員這般工作舒服,錢又多的工作,誰會不心動呢?博士會選擇當輔導員是可以理解的。
筆者想說:
博士會看中重點院校輔導員的機會,應該并不是純粹去當輔導員的,他們當輔導員只是暫時的,有機會的話他們應該會去上課,甚至參與一些些科研工作。
從長遠看,是會往教學和科研崗位上轉,輔導員只是開始,而去對于高學歷的輔導員,院校也有晉升制度。
今日互動:
你覺得博士當輔導員屈才嗎?
(以上圖片來源網絡,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