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琳通過期中Pre,作英文報告知性十足,這才是大學生該有的樣子

導讀大學生的考試形式多種多樣,有的學科依舊采用閉卷考核形式,期末成績以卷面分數為主。還有的科目采用開卷考試,學生可以隨意翻資料,但是考...

大學生的考試形式多種多樣,有的學科依舊采用閉卷考核形式,期末成績以卷面分數為主。還有的科目采用開卷考試,學生可以隨意翻資料,但是考試題卻未必都在課本上。

越是重要的學科,越無法通過應試教育考察學生的掌握程度。越是接近精英教育,學生考試的機會也就越少,更多的考核形式是以論文和演講的形式出現。學生要把自己的所學所得,和新的研究成果,通過口頭和書面表述的形式輸出,教育效果更加顯著。

馮琳順利通過期中Pre,用英語作報告知性十足,這才是大學生該有的樣子

2022秋季學期已經過半,不少高校也陸續舉辦了期中考試。復旦大學研一新生馮琳,也迎來了研究生階段的第一個期中階段考核。在講臺用英語作報告的樣子,知性十足,真是集智慧與美貌于一身,叫人忍不住豎起大拇指,這才是大學生該有的樣子。

馮琳從小就是老師的好幫手、其他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她從來不拘泥于課本,學習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在此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學習目標,那就是成為一名優秀的主持人。

國內播音主持專業排名靠前的高校,就要數中國傳媒大學了,由于該專業屬于藝考范疇。高中時期的馮琳真是一邊學習一邊苦練專業課,最終以優異的成績邁入中傳。在百年慶典的領誦臺上,她一夜走紅,殊不知這是她無數個日日夜夜辛勤練習的結果。

憑借大學期間優秀的表現,以及播音和新聞雙學位的優異成績,馮琳獲得復旦大學新聞系的推免資格。實現了從211本科生,到985碩士研究生的華麗逆襲,同時還成為了上海知名衛視的實習生。

普通研一新生都在吐槽,考研難、讀研更難,馮琳入學后也感受到了學習的難度。學習專業課之余,還要學編程和健身。她屬于跨專業保研,本科階段她的新聞學士學位屬于第二學位,含金量自然低一些,現在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去彌補。

在學習的同時,她還有很多實習工作需要完成。若放在普通大學生身上,或許難度很大。但是對于馮琳來說卻相對容易一些,因為從小到大的學習經歷,都是一邊學習一邊練習專業課或者參加活動,現在的她也算是如魚得水。

為啥高校越來越重視Presentation?

期中考試周,她為了提高學習效率,特意把所有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都寫在便簽上,以免有所遺漏。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樣的學習技巧值得推薦。有學生直呼,無論是馮琳還是復旦大學,都是自己學習的榜樣。

馮琳口中的期中pre,是presentation的縮寫,類似于課堂上的小型報告或演講。對于大學生來說無比熟悉,對于家長來說可能有些陌生。這是大學里常用的一種考試形式,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

老師會布置一個主題,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收集資料、分工、討論、整理成文,然后輪流代表組員站上講臺對論文予以闡述。

學生首先要對理論基礎有大概的了解,收集資料和討論的過程,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講臺上做presentation也能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對日后畢業論文答辯,和就業面試都有幫助。

很多學生上大學以前,英語課都是寫得多說得少,除了上課回答老師的提問,幾乎沒說過英語。大學注重presentation也是在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畢竟英語對于大學生來說還是很有用的,日后若是出國留學或到外企工作,沒有英文pre能力豈不是太露怯了。

一般小組成員需要輪流上臺作pre,小組內學習好的學生也有義務幫助其他組員。若是小組里有大神帶飛,其他同學也就能輕松一些。備考的過程學生會覺得很辛苦,但是工作后就知道老師用心良苦。

馮琳的專業水平和表達能力,有目共睹。此前一次采訪任務,臨時讓她用英文采訪,毫無準備的馮琳還是圓滿完成了任務,或許與學校平時的練習息息相關。看來無論是高等教育還是基礎教育,這種能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考試形式,要比單純的應試教育有用得多。

寫在最后

如今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愈發嚴峻,無論是考研還是考公務員想要一戰上岸,難度非同小可。最叫人羨慕的,便是馮琳這樣,既拿到了推免資格,又順利找到實習單位的學生

其實馮琳的成功經驗很簡單,就是找到了自己學習的目標,并不斷為之奮斗。用其他同學睡懶覺、玩手機的時間,多看書學習參加實踐活動,越努力越幸運,這才是大學生活正確的打開方式。

今日話題:大家喜歡Presentation這種考試形式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教育聽我說#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