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才知道,為啥有些大學生努力考研,結果依然淪為“炮灰”

導讀真正勇敢的人,不是不會流眼淚,而是能含著淚水,頂住壓力繼續大步向前。河北醫科大學計劃2023年共招錄1887名研究生,其中還包括895名5+3一...

真正勇敢的人,不是不會流眼淚,而是能含著淚水,頂住壓力繼續大步向前。

河北醫科大學計劃2023年共招錄1887名研究生,其中還包括895名5+3一體化生,還有若干推免生,真正研究生統考生招生人數不足1000人。而截至目前,該校今年報考人數已經達到了6154人,錄取率必然會創新低。

其他高校也將在信息確認環節后,陸續公布今年的研究生報名人數。按照現在的形式來看,今年考研總人數將超過520萬人,競爭激烈程度與上一屆考生相比,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考研黨必須認真備考,目前的形勢不容樂觀。

為啥有些大學生努力考研,結果依然淪為“炮灰”

面對競爭如此激烈的研究生考試,很多學生恨不得使出吃奶的力氣,比當年高考都刻苦用功。有的學生連寢室熄燈后都舍不得休息,還要在宿舍走廊里看書,甚至在宿舍外面搭小帳篷旁若無人地學習,可是這樣真的有用嗎?

考研輔導班一老師,講述了一位三戰考生的備考經歷。她可真算得上是十足的“炮灰級”考生,備考誤區十分具有代表性,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考生小艷(化名),想報考西南地區的一所211大學的新聞學。該學校并非985,專業排名也不是數一數二的,學校又在西南地區,非一線城市。按理說上岸的難度并不大,可小艷卻連續2年都沒達到復試線。

可能很多人猜測,是不是她不夠用功,備考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不認真復習的考生即使備考十年八年也難以上岸。可是小艷卻不是這樣的人,她可謂是全自習室最用功的學生了。

除了上考研輔導班以外,小艷幾乎365天都待在自習室里。桌子上堆滿了全套的復習材料,誰都沒有她的資料全。小艷的復習資料上,幾乎每一頁都有筆記。學習上也是風雨無阻,即使身體不舒服也拒絕休息。

其他考生遇到天氣不好,或者身體欠佳的情況,就給自己放個假。即使平日里在自習室學習,午飯過后也會睡個午覺。

小艷卻有一種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困了也不睡,還掐自己大腿。即便如此,其他同學都上岸了,她的初試成績卻離國家線差了一大截。問題到底出在哪了?

考研失敗的原因,過來人才知道

科學的學習方式應該是張弛有度的,大腦長期處于疲勞狀態,反而會降低記憶力,降低學習效率。學生自己覺得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勞其心志,餓其體膚”,實際上只不過是自我感動罷了。

該考研輔導老師經常建議小艷中午睡午覺,就能起到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效果。正所謂旁觀者清,在老師眼里她已經成了最勤勞又最懶惰的學生。看起來她用在學習上的時間最長,但她看上去整日都是懨懨的,打不起精神來的樣子,很難保證學習效率。

行為上的懶惰不足為奇,思想上的懶惰才可怕。小艷就是屬于懶得動腦的學生,幾乎很少有自己思考的表現,非常依賴老師的講解和總結歸納。當沒有老師幫她講解時,她就會無從下手,顯得很煩躁。

若是那種從頭到尾沒怎么認真復習的考生,落榜也不覺得可惜,反倒是小艷這樣的學生,沒考上研究生會讓人覺得特別遺憾。可是她的很多學習方式,在過來人看來都是無用功。所謂的努力,只不過是在自欺欺人罷了。

避免無用功,才是考研成功的關鍵

很多家長都像小艷的家長一樣,看著孩子一年一年的脫產考研,人都要熬廢了,還是沒有上岸。從表面上看,學生學習很刻苦,不用家長監督也能自覺學習,考不上研究生家長都不好意思開口批評,生怕打擊了考生的上進心。

學生自己也要明白,考研不是拒絕找工作的理由,若真想考研就要把時間用在有用的地方。考研大綱是備考的主要理論依據,通過自己歸納總結出來的知識體系,才更方便理解記憶,還能活學活用。

薄弱學科可以適當報班學習,還是要以自己為主,以老師為輔,積極思考,才是一個準研究生應具備的學習能力。

鑿壁偷光的故事固然勵志,細細想來白天有大把的學習時間不去學習,難道白天在鑿壁嗎?考生一定要保證充足的休息,保持最好的學習狀態。提高效率才是關鍵,盡量少熬夜,有充足的睡眠和適量的運動,有助于保持大腦處于活躍狀態。

今日話題:大家不妨都來分享一下自己的備考小妙招?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教育聽我說#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