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副教授任職3年,未能續聘,離職入華科大卻成就一段傳奇

導讀大學教授是大學老師職稱中的最高級別,想要評上教授,需得有高超的學術水平,科研成果,教學能力突出,“大學”是國家培養人才重要基地,大...

大學教授是大學老師職稱中的最高級別,想要評上教授,需得有高超的學術水平,科研成果,教學能力突出,“大學”是國家培養人才重要基地,大學老師肩負著重要責任。

高校教師工資待遇高,教師之間,競爭不算大,為了避免教師出現消極怠工情況,高校有著嚴格的考核標準,如果老師連續多年,或者多次、多項不達標就不會被續聘。

凡事各有利弊,高校的考核標準,可能會錯失優秀人才,至于是好是壞,皆是難說的事情,前有西南財大前任教授獲得諾貝爾獎,如今又有前中山大學副教授創下一段傳奇。

中山大學副教授任職3年,未能續聘,離職入華科大卻成就一段傳奇

今年國內數學界的熱點話題,還真是不少,華科大副教授郇(huán)真的文章,被頂刊接受了,Acta Mathematica是世界4大數學頂刊之一,大家想必就知道郇真的數學水平了。

目前為止,我國在此刊上發表文章的人,只有10個,以獨立身份發表文章的人,僅有2個,郇真是其一,文章含金量很高,盡管說是院士尚早,但是,她卓越的數學成果,叫人佩服,為國家爭光了。

郇真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博士畢業,父親是北師大數學系教授郇中丹,生長在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家長非常重視子女教育問題,她算是“雞娃”,幾乎沒有童年可言,兩三歲就開始去各種補習班。

她的天賦相對沒那么多,努力成分更多,對于韋東奕、張益唐這一類天才來說,數學是一種興趣,且有一些天賦在內,數學成績斐然,郇真卻是將學習當成一種必不可缺的習慣。

博士畢業后,郇真在中山大學任教,在職時間3年左右,作為努力型的人才,郇真善于解決數學難題,卻不太擅長教書,課堂上,她跳躍性的思維,叫學生難以理解,知識傳達的不夠流暢,學生對她印象不是很好,最終,因多項考核不達標后,學校沒有再續聘她。

華科大認可她的能力,沒有在意她的短板,結果無心插柳柳成蔭,成就了華科數學學科建設的傳奇。

中山大學被調侃丟了“千里馬”,此事究竟該如何看待?

郇真獲得數學方面的巨大成績,上了熱搜,也讓中山大學成了被調侃的對象,很多人說:“中山大學白白培養了3年,華科大撿了大便宜”,“中山大學眼拙,弄丟了‘千里馬’”,“中山大學會不會心疼的掐大腿”……

大家并無惡意,更多的是為中山大學感到惋惜,高校有了突出成績的教師,無形中會增加學校的實力,華科大又有了一位優秀教師,也是想著讓實力再提升一個等級。

此事應當理性看待,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中山大學未必會難過,高校承擔多項重任,培養優秀教師,使教師獲得豐碩的成果,只是其中之一,更主要任務是為國家建設培養人才,中山大學杰出青年教師很多,他們學術水平或許不及郇真,但是,個個能力突出

這些優秀教師還能培養下一代,他們都是合格的教師,教師做不到十全十美,高校就要有舍有得,可能失去了郇真,獲得了另一批優秀的大學生,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郇真的短板是事實,她學術水平高超,毋庸置疑,不過,同時又是高校教師,教學水平也不能太差了,學生一句都聽不懂,確實是不小的問題。

北大數學老師韋東奕,數學方面有天賦又有能力,同樣不善于教書,然而,學生們聽得懂,溝通交流沒什么大問題,他手下的學生,個個優秀,學生聽了韋東奕的課,獲益匪淺,這就是差別。

寫在最后

看待高校流失人才現象,大家要保持理性,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各有長處和短處,學校要對幾萬名學生負責,很多事情的結果,難以預料,無需調侃中山大學,我們也相信,中山大學實力雄厚,還會培養更多優秀教師。

高校如果覺得可惜,倒是可以重新考慮一下考核標準,大部分高校是“非升即走”,一些科研方面、學術方面強,卻和郇真一樣,不太善于教學的老師,有可能就留不住了,高校還是要仔細考慮一下。

人才對于高校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高校培養出,更多學科方面有卓越成績的教師。

討論話題:你怎么看待“郇真離開中山大學,入職華科大有成就”的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于網絡)

#頭條創作挑戰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