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好像是這幾年來,在教育事業中出現的最具代表意義的產物之一了,家長群的出現,拉近了家長和老師的距離,讓彼此之間的溝通更加輕松便捷。
但同時也在無形中,成為了大家“甜蜜的負擔”,尤其是幼兒園階段,學生們第一次離開家長,家長對學生的惦記也會更多一分,家長群發揮的意義似乎也就更“重”一分。
網上一位幼師分享了一段家長群里的對話,不少網友看了直呼,看了就覺得很窒息,仿佛看到了自己和“甲方”周旋的場景,真的有必要嗎?
幼師分享家長群聊天記錄,引發無數同行共鳴,網友:看著就很窒息
幼師這份工作不像初高中老師那樣,有著那么重的教育任務,老師只需要考慮如何讓自己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一些,讓學生們喜歡上學,適應集體生活,其實就足夠了。
如果這樣說的話,總覺得幼師這份工作好像應該是所有階段老師的最輕松的,壓力最小的,但現實恰恰相反,幼師或許才是所有階段的教師里最“難”的,只不過他們的難不在如何應對學生,而在如何應對家長。
網上一位幼師分享了一段自己所在班級的家長群的聊天記錄,也就短短幾頁的聊天記錄已經讓人看得十分窒息了,通過聊天記錄我們也能大概還原一些事情的經過。
事情應該是因為幼師發在家長群里一張大家圍坐在桌子邊上吃早飯的照片,老師的初心應該也是想分享一下學生們都已經乖乖地吃上早飯了,家長們也不用惦記了。
但就是因為一張照片,直接引起無數家長的不滿,因為有的學生吃得快已經下桌了,所以有些學生沒有拍到,于是沒有看到自家學生的家長就先不干了,質問老師還是有些學生不給早飯嗎?
還有一些雖然學生上鏡了,但是沒有拍到正臉,只拍到了后腦勺,家長也不高興了,要求老師多給在家學生拍一些正臉的照片,還有因為看到學生的外套沒有脫的,對此老師也只能在群里耐心的一一回復。
不僅如此,學生一旦有了什么不舒服,學校的伙食就成了重點懷疑對象,不允許吃這個,不允許做那個,看得出來老師們的態度都很好,但是家長卻感覺咄咄逼人,各種指手畫腳。
看到家長群里的對話,也是引發了不少同行的共鳴,不少老師表示,每天往家長群里發照片,自己都是要拿點名冊對照著發的,一個同學都不敢落下,要不然自己又要挨個道歉,搞不好園長還要批評自己工作不認真,類似的吐槽評論區可謂是數不勝數。
幼師不是保姆,把精力都用在應付家長身上,那留給學生的還有多少?
幼兒園階段是學生第一次離開家長,家長心里惦記也很正常,但照片有沒有拍到自家學生的正臉,鏡頭多一些少一些這些東西,真的有意義嗎?學生們去是上學的,不是去上節目去了。
老師不是保姆,如果把精力都放在考慮學生的鏡頭是不是一樣多上面,那留給學生的精力還有多少?家長在意這些,只能說是在無形中傷害著學生,占用著學生的教育資源還不自知。
而且現在大部分幼兒園都是有實時監控的,老師在做什么學生在做什么,家長一目了然,如果真的不放心,也可以多看幾次監控,沒有必要的事情不用非得為難老師。
家長在生活中,應該大部分也都是一名“打工人”,自己工作的時候,應該也不喜歡被甲方一直追來問去的,所以也希望家長們都能換位思考,不要讓老師本末倒置,最后受到傷害的還是學生。
當然身為教師,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現實中,也不是所有家長的問題都是無意義的,所以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在其位謀其責,不管家長如何,至少老師們要對得起可愛的學生們。
筆者寄語:
幼兒園是學生們成長道路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家長重視一些是沒有問題的,但不要弄混了重視的方向,身為家長應該知道什么是有意義的什么是無意義的。
家長也是第一次成為家長,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小問題也很重要,但希望家長們也能夠及時調整,和學生一起成長。
話題討論:你如何看待家長群里的對話?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