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完書才能回家”,鄉村小學教師的做法,打臉了多少玻璃心家長

導讀對于學生來講,學習就是頭等大事。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基本的自制力,也知曉學習的重要性。但對于一些低年級學生來說,學習是需要監管和督促...

對于學生來講,學習就是頭等大事。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基本的自制力,也知曉學習的重要性。但對于一些低年級學生來說,學習是需要監管和督促的。這時,一個負責任的老師就能在孩子的成長生涯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貪玩兒是小學生的天性,但在當前教育壓力下,一味地貪玩兒兒忽略了學習,就無法打好基礎,面臨中考分流時自然也處于被動地位。所以,現在很多家長都參與到了家庭教育中,助力孩子成長。

“背完書才能回家”,鄉村小學教師的做法,受到家長廣泛認可

“背完書才能回家”,這在80/90后眼里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現在卻極少能遇到。沒等放學,家長們就已經提前在學校門口等待。但凡自家孩子晚出來一會兒,就得擔心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河南駐馬店一位小學六年級的語文老師,最近就因為沒讓孩子們準時放學而引起關注。原來,這是一所鄉村小學,班上的孩子多為留守兒童,平時都是跟爺爺奶奶生活

但是農村老人帶孩子,幾乎都沒有文化基礎,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能照顧好飲食起居就不錯了,在孩子的學習上也是無能為力。再加上老年人對孫子輩的疼愛,沒有幾個學生會在學習上聽老人的話。

所以,該老師就在放學的時候將孩子們留在了課堂上。既然不聽家里爺爺奶奶的話,作為老師,就必須更加嚴格一下。學生們排起長隊,老師挨個檢查課文背誦,背誦通過才能回家

該老師的做法瞬間引起了一波回憶殺,尤其是對于8090后家長們而言,這不是學生時代的家常便飯嗎?都是這么過來的!這是一名負責任的好老師,也很贊成老師這么做。

但是為何該老師引起關注,不就是因為身邊這樣的事例太少了嗎?就像評論區里一位同行老師的中肯評價“我們都不敢這么做了,家長說他孩子不能餓著”。

為什么現在的老師不敢管教學生?就是因為一些家長的玻璃心

在8090后的學生時代,放學留堂、犯錯誤了罰站都算是輕的。成績優異者會格外受老師青睞,而針對調皮搗蛋的學生,老師也有的是各種方法加以管教,打手掌心、辦公室訓話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但是現在的孩子們嬌生慣養慣了,每個孩子都是家里的“心頭寶”,在家里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平時更是打不得、罵不得。即使是在學校里,老師也被明令禁止體罰學生。所以,一些老師們在管理學生時也變得小心翼翼。

于是,老師課堂上只管講,至于學生會不會,就讓學生回家后家長督促。如果第二天發現還是不會,就跟家長發微信私聊,甚至直接在群里點名。將有風險的責任全部轉嫁給了家長,就導致家長覺得老師不負責任,但老師也有苦說不出。

當然,也有老師會在教了好幾遍的情況下罰學生抄寫,結果卻引來家長投訴,認為老師是在威脅學生,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最后老師不得不在班級群里公開致歉,而學校也以此為鑒,開展全員學習大會。

就是因為有這樣玻璃心家長的存在,才會讓老師們不敢管、不能管,但這真的就是對孩子的最大保護嗎?真的利于孩子成長嗎?家長們真的應該冷靜一下了,好好想一想,到底要給孩子怎樣的教育。

孩子的教育需要“剛柔并濟”,家長應理解和支持老師的從嚴管教

國家不讓老師體罰學生,不要家長采取家庭暴力,但面對一些冥頑不靈的孩子,單純地進行說教可能并不能達到目的。不能體罰,而不是不能懲罰,教育孩子需要“剛柔并濟”,針對不同孩子的性格特點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

有人說過,在這個世界上,老師是唯一一個跟你沒有血緣關系卻真心希望你變得更好的人。現在社會,遇到一個愿意懲罰孩子的老師不容易,作為家長,一定要理解老師的辛苦付出。遇到問題,多和老師溝通,換位思考,不要一味地溺愛孩子,更不要將這種變味兒的“愛”凌駕于教育之上。

筆者寄語:老師教育學生的方法很多,有些可能不被家長理解。但家長也要理解,一個老師要面對好幾十個性格各異的學生,出現矛盾很正常。只有老師和家長互相配合,這個社會才能有更多愿意“留學生背書”的老師,孩子們的成長之路才更健康。

話題:你認可老師讓學生背完書才能回家的做法嗎?

記得點一點關注,我們下期再見啦~

(圖片均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