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應該是學生時代最美好的回憶,沒有繁重的課業壓力,脫離父母的管控,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甚至談一場純純的校園戀愛。重點是,父母會定期給生活費,學習、玩樂的同時,還沒有經濟負擔。
隨著科技的發展,大學生與父母的溝通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微信不僅方便了與父母的交流,也是“討要”生活費的重要途徑。但是沒有面對面的要錢,會得到什么樣的回應,學生可就不得而知了。
“沒到月底,你別想我”,大學生曬和爸爸聊天,簡直不能再卑微
大學生活要想過得豐富多彩,充足的生活費是基礎。都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無論是買資料,和同學出去聚會吃飯,還是談戀愛,都離不開金錢的支持。而大學生們還沒有經濟來源,如果生活費提前花光,就只能再跟父母索要。
有的家長會仔細詢問錢都花哪兒了,然后再酌情增加一部分。但隨著網絡的普及,有些家長緊跟時代潮流,跟子女對話時金句頻出,有網友曬出和父親的聊天記錄,簡直不能再卑微。
進入大學后,大學生們忙于學習或者戀愛,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后,跟父母的聯系也隨之減少。但是索要生活費,卻是雷打不動的積極。這位大學生原本準備跟父親要生活費,沒想到爸爸完全猜透了心思,收到了“想你了”的糖衣炮彈,直接回一句“沒到月底,別想我”。
正所謂知子莫若父,這位父親對自己的孩子還是很了解的,如果不是要生活費,斷不會主動找他,而且還盡是甜言蜜語,估計學生內心也很無奈吧,只能尷尬回一句“我就是單純想你了”。
還有一些更加開明的家長,更懂得反向拿捏。可能這位母親自己也知道兒子在談戀愛的道路上進行得不太順利,于是就以“帶個女朋友”來要挾。而“要錢沒有,要命不給”,也是徹底斷了該學生的念想,不得不說“親媽確實是親媽,我服!”
還有生活費被截胡的,原本可以富足的生活,在爸爸的壓縮下,硬生生變成了800,嚇得老爸趕緊退出群聊。不得不說,這名同學也太可憐了。
大學生要合理支配生活費,不要增加父母的經濟負擔
雖然父母會在孩子要生活費時故意逗幾句,但父母對子女的愛絕對是無私的。當孩子有需要時,父母絕對會義無反顧地付出。老一輩人可能并不擅長表達,大學生們在要生活費,不妨直接一點,以免父母擔心。
但是大學生們也要量力而行,如果家庭條件沒那么富裕,就要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如請客吃飯、出門游玩等。如果確實有物質需求,也可以通過勤工儉學或者社會兼職的方式獲得報酬,不僅能減輕家庭負擔,還可以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
另外,如果成績優異,還可以獲得學校的獎學金,不論是國家獎學金還是院校獎學金,都是一筆靠知識獲得的正大光明的收入。當然,取得獎學金的前提是專業知識扎實,且個人品德、綜合素養等方面都比較優秀。
其實通過網友們曬得聊天記錄能看出來,這些父母在和子女的關系上相處更加融洽。當家長愿意跟你開玩笑或者逗趣兒時,與學生的交流也更輕松。大學生們也要珍惜這種家庭關系,和父母當朋友一樣對待,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心人。
大學生應多與父母交流,畢業、成家后就沒這機會了
大學生離開父母去外地上學,對父母而言,是喜悅伴隨著失落。孩子上大學是好事,但照顧了很多年的“神獸”離開自己,獨自去外地闖蕩,做父母的,心理多少都會比較失落,因為他們的孩子正在與他們漸行漸遠。
大學生們在享受自己的大學生活的同時,不要忘了遠在家鄉的父母。雖說父母在,不遠游,但現代社會的發展,大學生們畢業后多會外出打拼。一旦進入社會,就要忙于晉升。等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后,重心必將會向自己的小家庭傾斜。于父母,可能就真的成了逢年過節的問候和探望了。
筆者寄語:生活費的金額有限,但父母對子女的愛卻是無限的。大學階段是提升自己的關鍵時期,大學生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將精力花在學習上。多去圖書館學習,充實自己的內心,等畢業時找一份滿意的工作,才能真正讓父母放心。
話題:你認為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比較合適?
記得點一點關注,我們下期再見啦~
(圖片均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