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EA推動投票決議
據悉,隨著美國和伊朗雙方都拒絕讓步,推動伊朗核問題的有效保障《伊核決議》已經陷入長期停滯。在伊朗不斷推進核能研發進程的當下,西方國家開始嘗試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向其施壓,并動用“強制力”來干涉決議。不過這換來的仍然是伊朗政府的頑抗,IAEA在西方的授意下對伊采取行動后,伊朗宣布安裝先進離心機以及關閉該國核設施內的監控以示抗議,也讓雙方的矛盾驟然升級。
IAEA大廈
消息稱,隨著今年拜登訪問以色列后,對伊朗的“核反饋”更進一步,他甚至放話“在必要的時候美國不排除動用武力來削除這些核裝置”。17日當天,英、法、德、美四國再次對伊朗發難,在IAEA框架內對伊保障監督問題推動通過理事會決議。這些決議雖然有名義上“可執行性”,不過因為伊朗拒絕承認所以只是單方面的;果然就在當天伊朗政府再度發起回擊,嚴厲譴責決議并表示“拒絕接受”,此外還表示IAEA訪問伊朗這件事現在沒有被列入行程。
中國代表王昶投下反對票
在當天的投票案中,中國方面對決議投下反對票。參會的中國代表王昶表示,中方反對有關國家推動機構理事會通過決議對伊朗施壓,這件事本質上是“雙邊問題”就應該由秘書處和伊朗來談判;美歐仍推動決議制造對抗,該做法將導致機構政治化,中方堅決反對。這段話詳細闡述了中國為什么不支持西方對伊朗單方面下手的原因,最大的因素在于他們懷揣著政治目的前來,干涉了原本能回到正軌的國際問題,事情不僅不會解決反而越攪越渾。
伊朗總統萊希
有分析認為,拜登上臺后對伊朗的核問題雖然“重視”,但已經偏離了主題。談判本質上是通過大國監督控制伊朗的核進程,用放松政治打壓來換取伊朗政府的合作;但美國的路線只有一味“強權逼迫”,他們不想進行太多讓步,也不打算解除禁運和取消制裁,又要求伊朗堅決履行核協議條款,換來的自然是對方的不理睬。現在美國又打算“更進一步”,通過國際機構的各種運作將對伊朗的手段合法化,方便他們能夠采取實際行動,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是不存在成功可能性的。
IAEA總干事格羅西
值得一提的還有,在投票后中方代表還呼吁有關各方從長遠和大局出發,避免采取可能破壞談判進程的舉措;這里的談判指的是伊核協議的恢復工作,中國自始至終支持這份協議能重新得到執行,各國在可控范圍內監督伊朗的核問題,符合根本利益。對此有評論稱:“從上次扎波羅熱核電站事件,到現在對伊朗三番兩次的‘核指責’,IAEA似乎已經淪為了一種西方的政治工具,專門用來打擊立場不同的一方;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個組織失去了很多權威,以后也會變得越來越不起作用,公平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