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十年內沒有“武統”能力?島內專家何出此言?真相是這樣嗎

導讀日前,美國再次就臺海之事對中國立下承諾,稱不會“以臺制華”,期待臺海的和平穩定,這也使得島內“謀獨勢力”人心惶惶。但是,按照美國的...

日前,美國再次就臺海之事對中國立下承諾,稱不會“以臺制華”,期待臺海的和平穩定,這也使得島內“謀獨勢力”人心惶惶。

但是,按照美國的一貫作風,它未必會遵信守諾,未來對臺海的插手介入及不軌行動大概率不會根除。

按照最壞的預期,美國依然支持涉臺,并親自推翻自己的“承諾觀點”,繼續加大對臺當局的支援,甚至為其提供更多的進攻型武器裝備,使得臺海局勢迅速升溫,兩岸統一難度激增,那我方將會面對怎樣的局面?是否具備足夠強大的收臺實力呢?

而針對這個問題,國民黨智庫也曾在島內舉辦過相關活動,也有多個島內軍事專家直言獻策,今天我們分析的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個。

解放軍10年內不具備全面收臺能力,但會“以戰逼談”。

這是島內軍事評論家亓樂義在國民黨智庫舉辦的座談會上發表出的觀點,他是這樣說的:

根據解放軍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保守估計,解放軍在未來10年內不具備“全面武統能力”,由于實力依然存在很大提升空間,所以會頻繁使用非全面攻臺軍事行動來逼迫臺當局談判(包含控勢戰、認知戰等),繼而達到統一目的。

通俗講就是,亓樂義主觀推測解放軍很難在未來10年具備足夠實力,但為了早日達到“武統”預期,讓統一更快地變成現實,就會動用其他方式,融會貫通之后將壓力給過來,達到“以戰逼談”目的,更好的實現預期。

但是,這個猜測的確太過理想化,甚至已經背離現實。

首先,解放軍是否具備足夠的收臺實力不是他說了算。

在現在這個用實力說話的時代,說大話肆意鼓吹自身實力已經不現實,也沒有任何實際效力。至于兩岸實力差距到底有多懸殊,我方是否具備此能力,明白人都能看得清楚,無須贅述。

其次,現階段的解放軍已經具備“武統”實力。

“武統”并不是解決統一的唯一方式,但卻是可以徹底解決臺灣問題的底牌。試問,我們已經為統一做了這么多年的準備,“底牌”的實力會弱嗎?

當然不會,從數月之前我方在臺海組織的大規模實戰演習中便能體現。

最為關鍵的是,當時我方只是在“繞臺演習”中體現了些許實力,只是亮出了一小部分裝備,就已經收獲了如此高的贊譽,更何況在最后時刻全力以赴?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未來十年解放軍的實力會更強,又怎么可能不具備全面收臺能力?又何來“無法具備全面武統能力”一說?

最后,臺海的主動權一直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采用何種方式由我們自己決定,如何達成預期更是我們自己說了算了。

按照亓樂義說法,我方會因為“武統”實力不足而采取其他促統方式,其中包含認知戰、控勢戰等非武力方式,從而間接達到“以戰逼和”的目的。

認知戰,即為“輿論戰”,是當代戰爭的一種新形態(不見硝煙),是軟硬實力的結合,亦是一種新的媒介形態,主要表現在精神認知方面,可以影響雙方民眾的認知,繼而達到某種目的。

若將其運用到統一大業上,的確會起到不錯的效果。

單從亓樂義提出的非武力收臺方式而言,的確沒什么毛病,但他口中的前提條件已經被現實情況推翻,所以總體觀點的確不客觀。

可即便如此,我方依然需要繼續提升自身實力,更要用事實證明一切。若真走到了最后一步,“武統”真的變成現實,卓越的軍事實力和可觀的收臺方式會成為最滿意答卷。

而除了島內專家的觀點之外,大陸專家學者的觀點也極具代表性,比如:使用“北平模式”以武促統。

這是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提出的觀點。

王在希表示,不能簡單將“和統”與“武統”割裂開來,更不能將兩者對立,適當共用,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在此基礎上,他提議“用北平模式以武促統”,彼時兵臨城下卻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免兩岸同胞的傷亡。

按照王在希說法,“北平模式”的本質就是另一種方式的和平統一,就是“和+武”的完美結合。

就實際情況來看,這個方法若使用得當,的確可能發揮出巨大作用,甚至可能有效推進統一進程,但由于臺海的變故依然存在,且仍不能完全排除“外域勢力插手”的情況,所以這個模式并不完全適用于現在,但的確存有很強的借鑒之處。

假以時日,當解放軍實力更加雄厚,中國繼續崛起,綜合實力更上一層樓,甚至趕超美國之時,臺海現存變故就會從根本上得到遏制。而當別人不敢再挑釁插手之時,“以武促統”的概率才會更高。

關于這方面,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孫亞夫也曾發表過類似觀點,邏輯、思維方式和表述也都比較客觀。

孫亞夫的觀點是這樣的:

統一拖不得,越往后形勢越復雜,收臺難度也會隨之提升,所以“戰爭”和“談判”的可能性都有,但“武統”的呼聲和概率要更高一些,要徹底完成統一就需要作出更充分的準備。

他還表示,雖然我方仍在為和統做最大努力和爭取工作,但仍需做好“武統”準備,要實實在在的提升全面實力,方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就統一而言,這個觀點的確值得借鑒。

現如今,兩岸統一之事的確迫在眉睫,但全面的準備和預案工作也同樣重要,雖說解放軍實力并不像國民黨智庫傳出的那樣,也能在未來10年具備全面的“武統”能力,但終究還是得回歸現實。

為更好地實現統一大業,也為了能將“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好結果”變為現實,我們要更加努力才是!

實力,才是真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