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臺還不到半年,小馬科斯拋開老杜的政策,菲律賓向美軍大開國門

導讀對于很多國際問題觀察家來說,菲律賓新一屆政府的外交策略已經發生明顯轉變。歷經阿基諾三世政府時期的對美親和、杜特爾特時期的中美平衡,...

對于很多國際問題觀察家來說,菲律賓新一屆政府的外交策略已經發生明顯轉變。歷經阿基諾三世政府時期的對美親和、杜特爾特時期的中美平衡,小馬科斯政府又呈現出對美傾斜的最新特征,這其中突出表現在軍事領域。

近期,菲律賓武裝部隊參謀長,即總統之下的實權三軍總司令巴卡羅將軍在接受采訪時證實,美國將依托美菲之間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機制,在菲律賓北部臨近巴士海峽和南海的三個省份新建五處軍事設施。菲方還考慮同意讓美軍在接下來兩年新建更多設施。馬科斯政府一改此前杜特爾特政府的政策,轉而向美軍大開國門的做法,值得包括中國在內的南海周邊國家高度關注。

(菲律賓三軍是該國歷屆政府最有力的支持者)

有分析認為,菲方允許美軍在南海熱點地區,尤其是能監視臺灣海峽動向的地區增設軍事設施,且不說對中美關系的潛在影響,單就對菲美關系的影響來說,幾乎是180度的轉變。此舉已經超出了菲美現有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范疇。

資料顯示,根據美菲之間在阿基諾三世政府時期簽訂的協議,菲方只同意美軍使用菲國軍事基地,自建軍事設施,但同時規定美軍不能在菲永久駐扎或建立軍事基地。

在杜特爾特時期,這一協議幾乎被廢止。杜特爾特雖然沒有推翻菲美軍事同盟,卻一度凍結了美軍進駐菲律賓的法律基礎文件《訪問部隊協議》,而且在他任上,沒有允許美軍新建任何軍事設施。杜特爾特成功將這份文件改造成與美方討價還價的本錢。

(杜特爾特的政治遺產被小馬科斯繼承,后者也希望有所突破)

而今,菲律賓政府允許美軍在長時間段內建設如此多的所謂軍事設施,等于變相推動美軍半永久駐扎,并建設實際上的軍事基地。這一做法無疑令人瞠目結舌。

當然,小馬科斯政府可能就是要在這些馬上能看得到的細節上,呈現自己與前任政府的差異。小馬科斯上臺還不到半年,作為杜特爾特政治派系的繼承者,他不再僅僅滿足與延續杜特爾特的政策,更急于表現自己不同于前任的方面。考慮到在內政方面改變現有政策不太容易被外界察覺,可能還有損于其執政,于是小馬科斯選擇了在外界易于察覺的,對美國的外交政策方面下手,既展示與老杜政策的不同之處,也更容易平衡菲律賓國內的親美勢力。

(小馬科斯政府已經逐漸降低了對禁毒和反腐的宣傳力度。)

事實上,小馬科斯政府也就是這么做的。在菲律賓新政府的領導下,菲律賓和美國預計將大幅擴大聯合軍事演習次數,演習的參演兵力也大幅增加。譬如兩國一年一度的肩并肩演習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這場經常在南海舉行,以大規模作戰和兩棲演習為特點的行動中,美國和菲律賓的參演部隊人數可能會在明年增加三分之二,達到1.5萬人。

如果算上此前巴卡羅將軍的發言,不難發現,種種跡象表明,小馬科斯政府已經為全面實施《加強防務合作協議》開了綠燈,美軍總算能夠廣泛進入菲律賓各地的各種軍事基地。拜登政府還計劃再撥款7000萬美元,用在可以駐扎美軍的各種設施方面。考慮到美軍計劃加增的設施大多應對臺海變化,甚至直接監視臺海周邊,菲律賓這一行動的潛在影響就相當突出。

(美菲聯合軍演的規模,現在已經超過萬人級別)

這樣一來,盡管菲律賓政府明面上還不想撕破臉皮,需要和中國維持各種往來,尤其是經濟方便。但在此次駐軍問題上,小馬科斯基本拋開了杜特爾特的對美政策,轉而尋求與美國構建更全面和緊密的軍事同盟關系。在臺海問題嚴峻的當下,菲政府的這種轉變,正在變成一種近乎導火索的選擇。再加上菲律賓國防部長、駐美大使都曾表示過,一旦臺海發生沖突,菲律賓會向美軍開放基地供其支持相關行動,隨著美國準備在熱點地區加筑五處軍事設施,順帶再部署常駐或定期派駐的海空兵力,時不時搞“自由航行”或“戰備部署”,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將由此再受影響。中國對菲美之間新的軍事互動更需提高警惕。因為這種互動的目標或許指向的是我們的寶島。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