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俄軍沒有對烏克蘭發動巡航導彈和自殺式無人機攻擊”“俄總統簽署法令允許外國人在俄軍服役”,14日,俄烏對外發布的兩條重磅消息引發高度關注,這兩條信息對外傳遞出哪些信息呢?老劉認為,兩條信息綜合在一起來看給人一種感覺,俄烏在這場兵力與后勤的消耗戰之中都疲態盡顯。
美國“動力”網站“戰區”頻道14日披露了一條非常勁爆的消息:過去一周,俄軍沒有使用巡航導彈和自殺式無人機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進行打擊。
這一說法源自烏克蘭空軍發言人尤里·伊格納特。
烏克蘭空軍發言人周一在媒體吹風會上表示,面臨供應短缺問題的俄羅斯在過去一周內沒有發射任何巡航導彈,也沒有使用伊朗研制的“見證者-136 ”無人機對烏克蘭的電力基礎設施發動攻擊。尤里·伊格納特稱,這種暫停是“有條件的安靜”。
“顯然,敵人不能一直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因為這些導彈武器短缺。這一問題也適用于‘伊斯坎德爾’和Kh-555Kh-101導彈以及‘口徑’巡航導彈。”
伊格納特說,上個月,俄羅斯人只發射了 15 枚“口徑”導彈,“這意味著這些導彈存在短缺問題,他們無法快速大規模制造。”
至于“火箭彈襲擊等方面的暫停,我認為敵人正在積聚力量,因為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他們無法承受不斷襲擊我們的后果,”伊格納特說,可以將這一情況與赫爾松方向的某些戰況聯系起來。在南方,敵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保護該地區的部隊,以便重新集結和重新部署。
但俄軍真的是因為庫存問題而暫緩了對烏克蘭的打擊嗎?
就在烏克蘭空軍發言人的表態之后,俄軍15日進行了一系列空襲行動。據俄《消息報》15日報道,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包括基輔,當天都發出空襲警報。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尼古拉耶夫、敖德薩、波爾塔瓦、蘇梅和哈爾科夫地區以及烏政府控制的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地區也發出了防空警報。
烏空軍發言人描述的俄軍導彈短缺與烏克蘭國防情報局局長布達諾夫少將上個月告訴烏克蘭《真理報》的內容相吻合。
布達諾夫當時告訴烏克蘭媒體,俄軍的“伊斯坎德爾”導彈剩余約13%,“口徑”-PL、“口徑”-NK導彈剩余約43%,Kh-101和Kh-555導彈剩余約45%。
“庫存低于30%通常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它已經進入了消耗儲備庫存的階段。由于缺乏導彈、效率和準確性低下,他們被迫大規模使用伊朗生產的無人機。”
老劉認為,無論是烏空軍發言人還是烏克蘭軍方的情報機構負責人都很難精準掌握俄軍精確打擊彈藥的具體庫存,以及在俄烏沖突戰場上的日常消耗量。上述烏方提到的俄軍導彈庫存的比例,數字越具體可信度就越低,就更讓人覺得是信息戰的一部分。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俄軍也確實進入到精確制導彈藥庫存需要精打細算的階段,即便每天對烏基礎設施發動十幾枚巡航導彈的打擊,那每月也需要數百枚巡航導彈,這個規模對于俄軍工生產能力以及俄軍相關預算是巨大的考驗。
老劉認為,俄軍經過之前一段對自殺式無人機的高強度使用,目前可能在相關無人機的庫存方面確實存在短缺問題。
除了導彈與自殺式無人機的庫存,俄羅斯可能對于影響作戰持續性的另一個要素的渴求更加迫切。
據俄塔社15日報道,當地時間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對俄羅斯武裝力量服役相關政策進行修改。該法令修訂了俄總統1999年9月16日批準的《兵役程序條例》。
老劉認為,這一法令所帶來的影響非常巨大。
因為根據新的總統令,擁有外國國籍或無國籍人士將被允許在俄羅斯武裝部隊中服役。其中只有很少的一些特例:與俄羅斯公民的情況一樣,不允許與已被定罪、正在接受調查或有未消除犯罪記錄的外國人簽訂服役合同,也不允許在刑期結束前與因吸毒而受到行政處罰的外國人簽訂服役合同。
以前,擁有雙重或多重國籍的俄羅斯人和外國人是沒有機會加入俄軍的,這一新法令無疑大大拓寬了俄羅斯的潛在兵員。
老劉查閱資料發現,其實,今年9月24日,俄總統普京就簽署關于簽了服役合同的外國公民可通過簡化程序加入俄羅斯國籍的法律。也就是說,在對烏特別軍事行動進行數月之后,外國公民就可以通過加入俄軍服役實現入籍俄羅斯。但當時要求的服役合同至少為5年。
而新的法規帶來的變化是,服役合同縮短至至少為1年,其中6個月必須在戰區服役,時限滿足后他們可以選擇加入俄羅斯國籍,如果在6個月內發生了受傷等意外事件,不會影響他們獲得俄羅斯國籍的權利。
對于簽署服役合同不少于1年的外國公民,他們可以直接申請俄羅斯國籍,無需提供永久居留證以及不需要連續在俄羅斯境內生活5年。
上述優惠條件從側面體現出俄軍目前對于擴大兵員的巨大需求。
俄羅斯《觀點報》15日報道稱,俄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安德烈·克拉索夫表示,俄羅斯公布的新法令首先將受到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公民的歡迎,這將大大增加俄羅斯武裝部隊的規模。他說,這項法令可能引起中亞國家居民的興趣。他稱,即使是波羅的海國家的居民,也可能有相當多的人希望利用這項法令開放的新條件來到俄羅斯,但這些國家的當局仇視俄羅斯的政策會阻止他們這樣做。
俄羅斯軍事專家戈里格利·米哈伊洛夫表示,從這些國家來俄羅斯工作的年輕移民會對在俄羅斯軍隊服役的機會感興趣。他們主要動機是待遇,每月20萬盧布的收入對這些國家的移民來說很有吸引力。
從上述兩條信息來看,俄軍在兵員、精確制導彈藥以及自殺式無人機等高消耗武器方面存在相當大的缺口,而相應的問題烏克蘭方面也存在,甚至會更加嚴峻,雖然西方國家不斷對烏克蘭進行軍事援助,但在曠日持久的高強度作戰中,高精度武器以及彈藥的損耗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老劉認為,凜冬已至,俄烏雙方都有必要好好思考一下接下來這場仗該怎么打,因為這種烈度的戰爭消耗,俄烏都沒法一直硬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