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取制空權效率最高效的辦法是什么:
在現代戰爭中,誰擁有了制空權,誰就擁有了主宰天空、陸地和海洋的絕對權力。奪取制空權的辦法有很多種:
究竟哪種辦法奪取制空權的效率最高,己方付出的代價最小?對于我們解放軍而言,歷史上奪取制空權的戰例有沒有參考價值呢?
一:奪取制空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大不列顛空戰可以說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慘烈的空中戰斗,當時,德國空軍和英國皇家空軍在大不列顛上空鏖戰了將近4個月:
英國皇家空軍的目的很簡單,依靠轟炸機大規模空襲柏林打掉德國人的進攻態勢,并借此打掉德國人的戰爭潛力。
德國空軍該怎么辦呢?和英國人奪取制空權!
雖然英國皇家空軍擊落了德國空軍1800架戰機奪取了局部制空權。
但是代價很慘烈,自己也付出了1000架戰機的損失代價,也沒有獲得絕對的空中優勢,可以說雙方勢均力敵。
戰爭打成這個樣子的很大原因是雙方的轟炸機機場基本上都處于敵方戰斗機半徑之外,后方的機場在戰爭中安然無恙。
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利用薩姆-6地空導彈擊落了70多架以色列戰斗機,雖然讓以色列空軍的作戰行動受到了很大限制,但是也沒有改變雙方的攻守位置。
由此可見,地空導彈只能限制空軍的進攻能力,也沒有辦法讓制空權回到自己手中。
歷史上,奪取制空權最快、效率最高的戰例當屬第三次中東戰區,以色列空軍出動了250架戰斗機,幾乎是以色列空軍的全部家當。
以色列空軍對埃及、約旦和伊拉克空軍所有機場目標進行了無差別攻擊,僅第一波次攻擊就讓埃及空軍的10個軍用機場陷入了癱瘓。
此役,以色列獲得了全勝,僅僅6天時間就讓對方三個國家的軍事力量遭受了毀滅性打擊,損失慘重。
埃及空軍損失了300多架戰斗機,其中大部分都被擊毀在機場,埃及再也沒有能力和以色列爭奪制空權。
綜上所述,奪取制空權最快最有效的辦法是攻擊機場。省時又省力,但是攻擊機場對空軍和其他作戰力量的要求非常高。
一支技術裝備落后、攻擊戰法低效的軍事力量根本沒有奪取制空權的資格,今天的解放軍具備打擊機場、快速奪取制空權的能力嗎?
二:解放軍需要掌握絕對制空權
我軍從來都在追求如何用最有效的辦法奪取制空權,尤其是在東南沿海方向。
如果沒有制空權,解放軍海軍的作戰艦艇就會是對手的靶子,跨海登陸作戰部隊在航渡過程中遭受的損失會大得難以想象。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29師就將24架日軍飛機炸毀在機場,雖然八路軍部隊沒有掌握制空權的能力,但是此舉還是最大限度遏制了對手的空中攻勢。
在入閩作戰期間,當時我軍的遠程火力還沒有辦法威脅從澎湖和臺灣本島起飛的敵機,雖然給對手造成了嚴重損失,也掌握了臺海地區的制空權,但是并沒有讓對方傷筋動骨。
如果我軍要發起渡海登陸作戰,只有將對手的所有飛機壓制在地面跑道、機庫、機堡和停機坪,才能讓我軍的渡海登陸部隊安全上島。
可以說,解放軍不僅要奪取絕對的制空權,還要縮短戰役時間,否則,就會給外來勢力調兵遣將的機會。
解放軍有沒有快速壓制機場的能力呢?
三:解放軍奪取制空權的能力如何
在上世紀90年代,解放軍空軍戰斗機的質量和對手還有差距,遠程打擊能力也不足以壓制對手的機場。
因此解放軍需要做的事是首先壓制臺灣空軍的活動空間,解放軍將首批引進的S-300PMU1遠程地空導彈部署在東南沿海。
擁有S-300PMU1防空導彈之后,臺灣地區空軍的戰斗機被限制在所謂的臺灣海峽中線以東。
不過由于當時解放軍空軍的主力戰斗機殲7和殲8不具備奪取制空權的能力,也沒有突破層層攔截打擊對手地面目標的能力。
解放軍的精確制導彈藥還處于起步階段,只能讓轟6轟炸機攜帶沒有制導能力的航空炸彈、殲7戰斗機攜帶無控火箭彈對地打擊。
解放軍最有效的打擊手段是依靠近程彈道導彈來攻擊對手的機場。
拿東風-15導彈來說,打擊精度在200米上下,完全不能徹底摧毀機場,依靠這種方法奪取制空權的難度相當高。
時至今日,解放軍有能力打擊機場,獲得戰區制空權嗎?
現在,解放軍新服役的戰斗機非常重視多用途性能,拿殲10C戰斗機來說,相比殲10A戰斗機,該機改進的一大重點就是提升多用途能力。
殲10C可以攜帶近幾年裝備的衛星制導炸彈和激光制導炸彈等精確制導彈藥,還可以掛載反輻射導彈、反艦導彈和空對地導彈。
在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和加油機的保障下,殲10C戰斗機就可以完成對敵方機場的全方位壓制。
東部戰區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的殲10系列戰斗機的數量接近100架,由此可以看出解放軍壓制機場的能力。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解放軍火箭軍的導彈旅和空軍航空兵轟炸機師也把對機場的打擊能力作為重要科目來訓練。
東風15B近程導彈、轟6K轟炸機的對地攻擊能力也非常強悍,都可對對機場目標進行精確火力打擊。
解放軍已經有能力通過打擊機場目標來快速奪取制空權,即使有少量的臺軍戰機能夠升空作戰,它們將面對解放軍空軍以殲20為代表的大量空優戰機,無力掀起多大的風浪。
在如此強大的聯合火力打擊下,解放軍有能力發起一場高質量的跨海登陸作戰,這就是解放軍提升軍事斗爭準備的主要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