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有道,治國無方!拜登剩下兩年任期,可能被“架空”

導讀《孫子兵法》提到了“百戰百勝”的10個條件,也就是著名的“十勝論”,其中就包括“令民于上同意也,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民弗違也”,意思...

《孫子兵法》提到了“百戰百勝”的10個條件,也就是著名的“十勝論”,其中就包括“令民于上同意也,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民弗違也”,意思就是,國君治國有道,君臣上下同心同德,那么就算讓老百姓跟著君主“出生入死”,他們也不會違背,這樣的國家對外作戰,自然是“百戰百勝”。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要贏得大國博弈的勝利,一個國家的內部就必須“團結、統一”,要減少“內耗”,否則就可能“功虧一簣”。

11月8日,對于中國人來說,這是普通的一天,對于美國來說,這一天可能是2022年最重要的一天,因為就在這一天,美國開始進行中期選舉,它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此次中期選舉和以往的美國中期選舉很不相同,它是在中美、美俄博弈的關鍵時刻舉行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選舉的結果,不僅會“重劃美國政治版圖”、“決定未來2年美國政策走向”,也可能會對中美、美俄博弈造成深遠的影響,繼而“改變世界”。

所以,早在7月份,拜登總統就表示,“此次中期選舉可能是現代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如果(民主黨)失去參眾兩院”,“我唯一擁有的,就只剩下總統否決權了”。參議院和眾議院是美國兩大立法機構,統稱“國會”,類似于咱們的“人民代表大會”,屬于美國的“最高權力機構”,政府撥款、官員任免、法令廢立,最終都需要得到國會的同意,一旦國會控制權易手,也就意味著“失去了大部分”權力,拜登就成為了所謂的“跛腳總統”。

在美國的政治體系中,民主黨和共和黨是兩大支柱,相當于美國的“兩條腿”,而一個人要跑得快,必須兩條腿都給力,“缺一不可”,但現在的情況卻是美國的“右腿”(共和黨)絆倒了“左腿”(民主黨),美國可能是“磕磕碰碰”的前進,也可能會在歷史的關鍵拐角“摔一個狗吃屎”。為什么這么說?還是那句話,此次中期選舉和以往不同,這次美國中期選舉,是在中美、美俄“大博弈”進入關鍵階段而舉行的。

稍微回顧一下,在拜登上臺之前,也就是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的對外政策和全球格局是這樣的——美國與中國打貿易戰、美國與歐洲打貿易戰,美國企圖“聯俄制華”。特朗普雖然意識到必須遏止中國,但他“聯合”錯了對象,結果不僅得罪了歐盟,削弱了美國的影響力,還白白讓普京利用美國拉攏的機會,收復了敘利亞南部,基本結束了敘利亞內戰。可以說,特朗普、共和黨執政時期,美國沒有達成任何戰略目的,最大得益者是以色列。

再看看拜登上臺之后,剛剛入主白宮,拜登就修復了美歐關系,對全世界宣布,“美國又回來了”,繼而成功阻止了中歐聯手,無限期推遲了“中歐投資協定”。這還不算,拜登一改特朗普“聯俄制華”的戰略,在烏克蘭挖下“戰爭陷阱”,逼迫普京在中美之間“二選一”,導致俄羅斯陷入戰爭困境,到現在都沒有跳出來。拜登再利用歐洲的戰爭危機,逼著歐洲不得不投入美國的懷抱,幫著美國“反俄”、“反華”,“零元購”收編歐盟。

從這里可以看出,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在“大國博弈”方面,的確遠不如拜登領導的民主黨,目前在拜登的指揮下,美國占據了全球大國博弈的“戰略優勢”,不僅掌握著俄烏沖突的主動權,還收編了歐洲,手并不停在臺海制造事端。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民主黨輸掉中期選舉,會對世界格局造成多大的影響?從研究、客觀的角度來講,如果拜登淪為“跛腳總統”,的確有可能讓美國在2年時間內積攢的戰略優勢“化為烏有”。

比如說,特朗普是真心崇拜普京,這樣的人物上臺,說明俄羅斯“國運不絕”,而特朗普這個人,是非常執拗的性格,非常“自我主義”,他如果要修復美俄關系,也并非是完全不可能。更何況,2020年總統大選結束之后,特朗普就和美國的主流政治以及拜登本人結下了梁子,他差點被政治迫害入獄,也被推特“封殺”,在此情況下,若特朗普上臺,恐怕會產生“應激反應”,勢要“撥亂反正”,“你贊成的我反對”,“你反對的我支持”。

此外,美國的“兩黨政治”陷入了“民主危機”。按照美國早期政治導師的設計,美國的政黨政治,是為了創造一個“民治、民有、民享”的國家,但200多年來,隨著美國政治制度的日益陳舊,兩黨競爭陷入了“為斗而斗”的死漩渦,不是為民請命,而是互相拆臺,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建國者們的初衷。所以,明知俄烏沖突是民主黨的一步“大棋”,但共和黨依然堅決反對,明確表示,如果控制兩會,就會“大幅削減”對烏軍援。

很顯然,“西式民主”是一把雙刃劍,他的確賦予了美國社會極大的“容錯率”,賦予了美國民眾極大的“自由度”,為美國的“繁榮富強”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任何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美國的“西式民主”一樣如此,“兩黨惡斗”就是“西式民主”無法治愈的癌癥。每念及此,都不得不感嘆美國殘疾總統羅斯福的手段,他誘惑日本主動對美國下手,從而前所未有地團結了美國社會和民主、共和兩黨,集中全力打贏了二戰,創造了美國世紀。

拜登上臺之后,美國在全球博弈上的表現,實事求是地講,的的確確是“可圈可點”,“值得學習”、“值得研究”,困俄、遏華、逼歐,都做的很到位,而且一旦俄羅斯輸掉俄烏沖突,全球局面必將大變,正如前美國中情局領導人彼得雷烏斯所言,普京“讓美國得利”,“讓北約再次偉大”,正如中國駐美大使秦剛所言,俄烏沖突“對中國沒有半點好處”。拜登確實在國際博弈上贏得了一系列主動權,這的確是讓人驚嘆的“博弈技巧”,值得學習。

但現在美國中期選舉一到,完了,這就等于超級大國“發功”正處關鍵時刻,自己身體內突然出現了沖突,“岔氣了”,這是有可能“功虧一簣”的。看武俠劇的都有這樣的記憶,多少“魔頭”在最后關鍵時刻,因為“走火入魔”而突然掛掉,而男主角抓住機會獲得了最后的勝利,現在這一幕,似乎在國際大博弈的背景下上演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導致了拜登和他所在的民主黨,很可能會輸掉這次美國的“中期選舉”?

原因很簡單,拜登是“博弈有道”,但“治國無方”。在中國歷史上,有些皇帝善于打仗,有些皇帝善于治國,但很少有人能“兼而有之”,拜登也是一樣,拜登不是羅斯福,羅斯福雖然身體不行,但治國很厲害,打仗也很厲害,內外兼修。拜登上臺以來,第一,疫情沒有控制住,這個不能怪他,換誰上都一樣;第二,在拜登上臺之后,美國遭遇了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美國老百姓的生活成本“40年來最高”,可謂是“怨聲載道”。

美國的通脹之所以這么嚴重,一半是因為特朗普、拜登“濫發美鈔”刺激經濟復蘇造成的惡果;另一半是因為拜登炮制俄烏沖突,同時“制裁俄羅斯”,特別是不允許俄羅斯出口石油,導致全球局勢動蕩,油價飆漲,加劇了美國的通脹水平,美國通脹加劇,拜登失去“民心”,自然會輸掉中期選舉。所以,普京支持沙特加入“金磚五國”,沙特領導歐佩克宣布減產,進一步推高油價,這就是“化骨綿掌”,把拜登送出白宮。

還是《孫子兵法》那句話,“令民與上同意也,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民弗違也”,拜登雖然“博弈有道”,但“治國無方”,導致民怨沸騰,失去美國人民的支持,所以他困俄、遏華、逼歐的“鴻圖霸業”可能會遭遇滑鐵盧。但需要指出的是,共和黨也不是吃素的,上臺之前和民主黨對著干,“逢民主黨必反”,但上臺之后,那就不一定了,對于中俄,大概率依然會下狠手,但想必和民主黨還是大有不同,中俄特別是俄羅斯,或許會迎來一定“轉機”。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