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臉色不好看!澳大利亞剛投下棄權票,美國就立馬出面警告

導讀據《環球時報》報道,十月月底,在聯合國舉行的一場關于是否通過《禁止核武器條約》的表決中,澳大利亞一反十幾年來的反對態度,轉而投下了...

據《環球時報》報道,十月月底,在聯合國舉行的一場關于是否通過《禁止核武器條約》的表決中,澳大利亞一反十幾年來的反對態度,轉而投下了棄權票。上臺不久的澳大利亞新總理阿爾巴內塞也多次參與反核武器宣傳,稱核武器是“有史以來最不人道、最具破壞性和濫殺的武器”。令人意外的是,澳大利亞剛投下反對票沒多久,十一月九日,美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就向澳大利亞政府抗議道,美國絕不支持《禁止核武器條約》,澳大利亞處于美國的核保護傘之下,如果澳大利亞政府通過《禁止核武器條約》的話,那么美國就將采取措施進行抵制。

“今日俄羅斯”新聞網報道截圖

《禁止核武器條約》是2007年由馬來西亞、哥斯達黎加等國向聯合國遞交的一份提案,該提案被視為1968年通過的《核不擴散條約》的升級版。《禁止核武器條約》主張讓所有核武器“全部非法化”,禁止一切國家和組織“擁有、研發、儲存、實驗和轉移以及威脅使用核武器”。由于這份條約的內容過于天真和激進,因此只有幾十個沒有核武器的小國批準了該條約,而世界上幾乎所有有核國家均未參加關于《禁止核武器條約》的談判和討論,更遑論批準這份條約了。我國外交部評價,實現核裁軍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一蹴而就。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盟友、美國核保護傘下的成員,突然一改長期以來一直奉行的反對《禁止核武器條約》,在聯合國表決時投下棄權票,這或許說明澳大利亞對美國的核政策產生了不滿。

最近幾年來,美國通過一系列兵棋推演得出結論:美軍不可能在第一島鏈內擊敗解放軍,因此美國開始大力經營澳大利亞,試圖將澳大利亞打造成其在太平洋上的中樞基地。而目前美軍和解放軍的實力差距正在飛速縮小,但兩國之間的核武庫差距仍然巨大。因此美國便打起了在澳大利亞進行核部署的主意。去年,美國伙同英國,和澳大利亞結成了AUKUS三方同盟,美英兩國共同向幫助澳大利亞研發核動力潛艇。十月,美軍又宣布將在澳大利亞達爾文市附近的延達爾空軍基地部署六架可進行核打擊任務的B-52H轟炸機,若B-52H轟炸機從延達爾基地起飛,將可以覆蓋南海相當一部分區域。同時,部分媒體和智庫開始制造輿論,建議澳大利亞邀請美國在其領土上部署核武器。任何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正是美國步步為營,進行核擴張,將澳大利亞打造成核基地的陰謀。

雖然新任總理阿爾巴內塞對中國遠談不上友好,但是相較于滿腦子冷戰思維的莫里森,阿爾巴內塞終究還是比較務實的,對中國的態度并沒有莫里森政府那么瘋狂。關于美國在澳大利亞進行核部署的利害,阿爾巴內塞是比較清楚的。中國根本不可能對澳大利亞展開武裝入侵,澳大利亞完全沒有必要裝備核潛艇,也沒有必要部署戰略轟炸機。可是隨著美國在澳大利亞部署了這些可以展開核打擊的武器裝備,那么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大國都會嚴肅考慮澳大利亞的地位。美國在澳大利亞的這一系列部署并沒有讓澳大利亞更加安全,反而讓澳大利亞的處境更加危險。也許澳大利亞政府看出來了這一點,但是終究不敢直接和美國唱反調,于是就用給《禁止核武器條約》投棄權票這種比較溫和、隱晦的方式來向美國表達不滿。

不過澳大利亞的抗議注定會是徒勞的,太平洋雖然遼闊,但是可供美國部署大量部隊的只有澳大利亞了。至于澳大利亞的安全處境是否惡化,則完全不在美國政府的考慮之中。只要美國一天不放棄打壓中國的戰略,澳大利亞就不可能置身事外。隨著中美之間的實力差距越來越小,美國正急不可耐地收割盟友、利用盟友,或讓其充當幫助美國恢復經濟的“韭菜”,或讓其充當和中國進行武力對抗的“打手”。總而言之,為了對抗中國,美國正在系統性地損害盟友的利益。一些國家覺醒過來了,比如德國總理朔爾茨就及時訪華,明確提出和中國“脫鉤”是不可取的。而還有一些國家則沒有醒悟過來,比如日本就在為其軍備發展限制進一步松動而竊喜。而澳大利亞最終會走向何方,就看其領導人有沒有足夠的政治智慧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