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登月火箭發射升空#
文/君劍
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拖沓之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耳忒彌斯1號”項目終于啟動,“太空發射系統”(SLS)登月火箭于當地時間16日凌晨時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點火上空,上面帶著關鍵的“獵戶座”飛船,美國正式向月球“回來了”。
(“獵戶座”發射現場)
簡單說一下這一次“阿耳忒彌斯1號”項目,這個項目并不是一步到位,這才第一步,第二步就是2號和3號項目,預計2號項目在2024年進行,要求實現載人繞月,直到3號項目,才是實現登月。另外,這些項目也是為下一步前往火星鋪路。
至于這一次的1號項目,其實只是一次無人繞月測試任務,關鍵還是要檢查“獵戶座”飛船到底靠不靠譜。而這個項目也是一波三折,前面各種問題,不是發動機出問題,就是燃料泄漏,接著就是刮風下雨,反正就是折騰到這會了。
(NASA的探月計劃)
哦對了,美國即使是在太空探索方面,也沒忘記“政治正確”——這一次美國的探月計劃,準備將首位女性和首位有色人種送上月面。另外,“阿耳忒彌斯1號”其實是長期政治拉扯的結果,奧巴馬喊停了它,因為覺得火星更重要;特朗普又喊停了奧巴馬的計劃,繼續搞月球項目;而到了拜登這里,可能是沒法折騰了,畢竟NASA的實力也是有上限的,而且都已經搞得七七八八了,那就搞吧。
(NASA發布畫面)
說到這里可能有的人要覺得,科技不是無國界嗎,美國人探月成功我們不是該友善祝賀嗎。是這么一個道理,但你要以為美國是這么想,那就錯了。
美國這一次出動最強大的登月火箭啟動登月計劃,其政治宣言就是“建立美國在月球的領導力并彰顯美國的存在”。光看這句話,你就能感受到一股冷戰氣息。
另外,大家不要忘記政客出身的NASA局長尼爾森在不久前才把“威脅論”搬到了太空,他指責中國要“占領月球”。
還是熟悉的味道,還是熟悉的配方——即使在太空中,美國也沒忘記搞霸權潑臟水,那個到現在都還在散發惡臭的“沃爾夫條款”,就是最好的說明。你對別人友善,不代表別人會當回事。
(尼爾森)
中國發展太空技術是為了和平目標,也沒有和美國爭長短的意思。這些年尼爾森們開始在太空領域“求合作”,那是因為中國也已經在太空技術發展方面實現了自己的成果。
中國的探月工程已經持續多年,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我國的探月工作持續不斷取得新成就,尤其是“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并帶回了月壤,這是一個飛躍式的發展。
(我國的火箭技術)
不久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證實,我們的科研團隊將進一步提升太空探索能力,火箭技術將持續升級,為接下來的載人月球探測和月球科考基地建設、登陸火星等項目奠定技術基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首席總師姜杰院士也曾確認,從火箭研發的進度來看,2030年之前我國就可能實現載人登月。
而在剛剛舉行的珠海航展上,我們就看到了新的500噸推力火箭發動機……
(國產火箭發動機亮相珠海航展)
我們不僅說到,而且做到,所有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而且從進度來看,我國的登月計劃,有可能會和美國同步。
當然我們不是要和美國攀比,美國畢竟還是全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我們只需要做自己的事情。
人類探索太空,團結合作尤為重要。美國取得成功,我們當然也以一種祝賀的心態去看。但是不要忘了,美國對我們關上了太空合作的大門,只有在我們取得成就的時候,美國才會來要求分享。
(中國空間站完成“組裝”)
當然這也可以認為是一種動力,正是因為美國不分享,所以我們自己搞出了很多太空工程,包括剛剛完成“組裝”的中國空間站,已經成為國際空間站以外唯一一個太空中的人類“駐地”。
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自己強大了,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