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不會提醒的4件事,大四前學生要考慮,別讓信息差拉開差距

導讀上了大學以后,學生的自我規劃就變得尤為重要,沒有老師和家長在身邊嚴格地監督,很多同學容易迷失方向,渾渾噩噩大學四年就過去了。有目標...

上了大學以后,學生的自我規劃就變得尤為重要,沒有老師和家長在身邊嚴格地監督,很多同學容易迷失方向,渾渾噩噩大學四年就過去了。

有目標對于大學生來說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那些只想依靠輔導員的指導,和學長學姐幫忙的同學,在大四學期來臨之前還沒有付出行動,缺乏具體的規劃,那畢業后的求職可能就會受制于人。

現在的就業環境和升學狀況,學生拼的可不僅僅是學歷和家庭條件,還有舉足輕重的信息差,考上清華的學生也有不同的發展速度,那些比較快的同學,不是全靠努力。

輔導員不會提醒的4件事,大四前學生要考慮,別讓信息差拉開差距

大學的輔導員不是初高中的老師,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如指掌,輔導員手下管理著幾百個學生,還得和學校配合,處理學生入校、就業、黨團關系等十分復雜瑣碎的事情。很多事情輔導員是有心無力的,尤其是這4件事輔導員不會提醒,大四前學生要考慮。

考編的時間

何時準備部分同學覺得考公務員是宇宙的盡頭,但不知道該怎么準備,何時準備,備考早了,還不知道何時報考,考試的時候還可能將知識點忘全。備考完了,或者錯過報名時間,時間就浪費了。

其實有些同學不知道的是,有學崗位學生在大四的時候就可以報名了,考試通過,只要是在崗位要求的時間段之內取得畢業證書就可以上崗。但要注意的是,學生不要因為備考忽視了本專業的學習,到時候能上崗但畢業證沒到手,那辛苦就全白費。

先考研還是先考公考編

有些同學糾結先考研還是考公考編,為了這樣的事情和家長溝通很久,因為學歷的內卷,很多的崗位要求都是在研究生以上,所以學生全身心考研。

但不同的學校要求不一樣,有的學校考研不用考,有保研的名額,一位清華的同學直言自己發現這件事太晚了,和自己同時學習另一個同學,人家早就了解了留學做交換生的信息,有了更好的打算,而自己還苦苦學習準備考研。

選調生的報名

國內有幾十所高校擁有直屬選調生的推舉名額,有很多學生不知道,是因為輔導員一般不會提醒,而那些學習成績優異,表現突出的同學早就知道這樣的信息,所以人家起步的時間早了很多。

三方協議的簽署

大學生在畢業之前會收到學校發放的就業三方協議,這個協議并不是要求學生必須簽署的,但是有的學校追求就業率,會給輔導員下指標。

輔導員就會催促學生簽署三方,有的同學著急,就隨便找了單位簽署,但這一簽署可能就讓自己的應屆生身份失去,對于很多的報考都不再有機會。

信息差出現的原因,和家庭有關

之所以同學們在同樣的班級,學習同樣的知識,但是發展路徑不同,是因為每個學生的努力程度和多信息的敏感程度不同,有的同學知道要何時準備考哪個證書,選擇哪個發展方向。

其實這也和家庭有關,父母是高學歷的,在學生的大學生活中會有更多的指導,筆者上大學的時候,班級里班長的競選,有個男生并沒有參加,但最后卻成了班長,后來才知道他的家長是大學老師。

因為這樣的關系成為班干部還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之后考證書,參加校外的青年志愿者活動以及演講等,他都快人一步,家長能和輔導員溝通,輔導員也會將第一手資料給到這樣的學生手中。

為了避免畢業后朝不保夕,大學生該做哪些努力?

落后的學生想要追趕前面的學生,就得學會跑步前進,沒有家庭的支持,學生可以跟隨這些同學的腳步,和比人完成信息共享。

一個寢室的同學,彼此之間是有推動作用的,學生們要利用室友的優勢,形成宿舍小氣候,讓學霸帶動學渣,大學期間最缺乏的就是自制力,有人一起并肩作戰,效果會翻倍。

另外學生們也得多去參加活動,那些沒有必要,勞神費心的學生會活動可以適當減少,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多和輔導員還有各個專業課的老師討教經驗,尤其是在實訓課程的時候,表現積極,有組織能力的同學更受重視。信息差能否彌補,全看學生自己。

今日話題:你還知道哪些大學生要提前了解的事情?(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可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