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云
烏克蘭“噩夢”重現
澤連斯基剛在G20峰會上向俄羅斯放完狠話,轉眼間,基輔就是一片火光沖天——俄軍又來“偷家”了。
據參考消息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5日表示,烏克蘭全境一天遭到了俄軍多達85次的導彈襲擊。
(現場畫面:俄軍空襲烏克蘭)
襲擊的目標仍是以烏克蘭的能源設施為主。
此次襲擊過后,烏境內多個城市能源供應中斷。
澤連斯基在講話中,除了提醒人們注意自身安全,在避難所里多待一段時間以外,還透露稱:接下來俄軍可能還會有20次襲擊,需要人們做好防護準備。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天越來越冷了,可面對俄軍的一次次空襲,澤連斯基似乎仍然束手無策。反觀俄軍在赫爾松部分地區撤離之后,俄方的整體士氣似乎并未受到重創,反而有所增加。
在這一系列的不確定因素下,俄烏局勢接下來又會如何發展呢?
能源危機迫在眉睫
俗話說外行看武器,內行看后勤,凡是打仗,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其實并不是說武器不重要,而是說在兩軍交戰的過程中,有時候后勤補給可能會更重要一些。
烏軍現在所面臨的就是這樣一個后勤方面的難題。
眾所周知,俄軍使用高精度武器襲擊烏境內基礎設施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此期間,烏境內少說有40%的發電站被摧毀,導致烏克蘭整體電力告急。除此之外,俄軍的打擊目標還有烏克蘭的交通設施、供暖設施以及烏軍的后勤補給路線等等。
(烏設施被俄軍炸得支離破碎)
顯然,烏克蘭居民區的大面積停水停電停暖還只是一個開始。如果俄軍繼續長時間地發動襲擊,一旦烏境內基礎設施被俄軍破壞殆盡,烏軍再想打勝仗,幾乎就成了不可能的事。
這也是為什么澤連斯基不斷向美西方求援,請求他們提供先進防空系統,來攔截俄軍導彈,同時還希望美歐“慷慨解囊”,能為烏克蘭提供大量資金,來幫助烏方維修現有設施。因為澤連斯基很清楚,無論烏居民還是烏軍隊,都離不開能源。
(烏克蘭利沃夫某地遭襲擊后全城停電)
現代社會當中,水電暖對一個國家運轉來說至關重要,如果居民區大范圍停水停電停暖,人們的日常生活將會受到嚴重影響,自然也會造成大批民眾外逃,使得烏軍正在持續的征兵工作更加困難。
而在軍隊當中,缺乏水電將導致烏軍的交通系統、醫療系統等進入癱瘓狀態,對烏軍的后勤運輸、傷員救治等方面形成極大的障礙,如此一來,烏軍的戰斗力將被大大削弱。
另一個“壞消息”是,除了針對能源方面的空襲以外,俄軍在前線的進攻也在繼續。
“末日將軍”似乎開始發威了。
(俄對烏特別軍事行動總指揮蘇羅維金,綽號“末日將軍”)
俄軍以退為進,猛攻頓巴斯
俄軍從赫爾松第聶伯河西岸撤軍以后,迅速收攏兵力,向頓巴斯一帶發起進攻,并且在短時間內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15日發布戰報稱,俄軍在攻占巴甫洛夫卡的過程中,共殲滅1400名烏軍。
除此之外,俄軍還拿下了頓巴斯戰略重鎮馬奧爾斯克。
俄軍的迅速出擊,打了烏軍一個措手不及。
確實是很戲劇性的一幕,此前烏軍趁著俄軍緊盯赫爾松地區,突然增派人手猛攻烏東部,一舉奪回哈爾科夫大部分領土,令俄軍體驗到了沖突以來的第一次慘敗。
(俄軍坦克部隊)
現在俄軍從赫爾松部分地區撤退,趁著烏軍還在琢磨著怎樣渡河追擊東岸俄軍的時候,俄方突然在烏東打響“反擊戰”,讓烏軍吃了大虧。
可見,俄軍對烏全境的導彈襲擊,除了針對基礎設施以外,多半也是在為前線俄軍的強勢推進“鋪路”。
事實證明,俄軍的這種打法,在前線戰場上也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所以不排除接下來一段時間內,俄軍將繼續對烏境內設施發動“打卡式”空襲,另外位于烏東前線的俄軍也可能會頻繁地對烏軍實施“打卡式”進攻,盡可能地從烏軍手里奪取更多地盤。
(頓巴斯戰況激烈,戰場周圍一片廢墟)
在這樣的局面下,烏軍兵不血刃奪回第聶伯河以西的優勢很可能被顛覆,而俄軍對烏軍的反攻之勢正在形成。
一邊是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機,一邊是烏東地區的艱難抵御,另外,烏軍要想守住第聶伯河以西,也需要增派一部分人馬,與對岸俄軍形成對峙。如此一來,烏軍的處境可想而知。
往嚴重了說,如果烏軍再不想想辦法“破局”,任由俄軍將剩下的基礎設施炸得七零八落,并且無法在前線取得進展的話,等到天氣越來越冷,烏軍的劣勢將會越來越明顯,失敗的命運恐怕也將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