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總統:落在波蘭的導彈不屬于烏克蘭##波蘭稱導彈事件未啟動北約第4條款##美方稱認同波蘭對導彈事件初步評估##波總統稱導彈事件并非蓄意攻擊波蘭#
文/飛云
擊中波蘭的導彈究竟來自俄烏哪一方?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回應直接打了美國的臉。
據央視新聞消息,澤連斯基16日表示,落入波蘭境內的導彈毫無疑問不屬于烏克蘭。
澤連斯基的語氣很堅定,用了“毫無疑問”四個字,一口咬定這事兒與烏軍沒有關系。其實經過這一天多的調查,事件的來龍去脈早就“鐵證如山”了,只不過美國和波蘭都認為,比起俄軍,導彈更有可能是烏軍發射的,這實際上已經是非常肯定的說法了。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烏軍一嘴硬,美國防部長奧斯汀立即意會,站出來幫腔:雖然導彈可能是烏防空系統引發,但無論如何,俄羅斯都必須對這件事負最終責任。
其實吧,這就有點流氓邏輯了。按照奧斯汀的意思,因為這場沖突是俄軍發起的,所以無論中途出現什么樣的問題,釀出什么樣的慘案,反正最后全怪俄羅斯就對了。
盡管美波等國話說得委婉,稱烏軍導彈落到波蘭是為了攔截俄軍導彈,可誰又能肯定,烏方這么干,不是為了構陷俄軍,好迫使北約參戰,幫烏克蘭一起對付俄羅斯呢?
(現場畫面:波蘭遭導彈轟炸)
而且當時的初步評估結果剛一出爐,就有三名美國官員公開發聲,表示擊中波蘭的導彈是由烏軍向來襲的俄導彈發射的,結果防御不成,反而“誤傷”友邦。
美國總統拜登也說了同樣的話,表示在波蘭爆炸的導彈“不太可能”來自俄羅斯。
咱們都知道,俄烏沖突當中,美國對烏軍的支持力度相當大,每次俄烏之間鬧出一些相互指責的“羅生門”事件,美國也總是二話不說,直接站隊烏克蘭,指責俄羅斯。
這回也是一樣,波蘭導彈事件發生后,波蘭總統杜達剛給拜登打完電話,北約當即就做出決定,要與各成員國大使召開緊急會議。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
因為北約協議第4條規定,當任意成員國的安全受到威脅時,北約所有成員國都應該共同協商。這意味著什么?很明顯,當時美西方國家已經先入為主地擺開了架勢,要向俄羅斯討個說法。
俄羅斯當然是矢口否認,并且直接把矛頭指向烏克蘭,表示導彈是烏軍發射的。當時烏方聲稱俄方這是在散播“陰謀論”。
可經過一番調查后,散播“陰謀論”的又加上了美國和波蘭。
現在,波蘭總統杜達已經放棄了動用有關緊急磋商的北約第4條,因為杜達認為導彈既然不是來自俄軍,那就不造成“威脅”。
(美國總統拜登與波蘭總統杜達)
如今,烏克蘭背后的最大靠山美國,以及身為受害者的波蘭,都認為這顆導彈是烏軍撂過來的,又有調查結果擺在面前,幾乎可以認定,這就是事情的真相。
按理說,既然美國與波蘭都發話了,烏克蘭直接保持沉默,讓這件事過去不就行了?澤連斯基為什么還要出面否認呢?
我想,烏方可能有兩方面考慮。
一是烏方有意向美西方施壓,迫使他們更加大膽地介入到俄烏沖突當中。
如今俄烏雙方在戰場上打得都很艱難,尤其是烏軍,雖然拿回了赫爾松部分地區,但在頓巴斯一帶吃了大虧,能源設施又被俄軍一番狂轟濫炸,讓澤連斯基很是頭疼。
雖然西方會給烏克蘭送武器,但在愈發艱難的局勢下,這種援烏程度已經難以滿足烏方在戰場上的需求。
(美國援烏“海馬斯”多管火箭炮)
何況冬季已經到來,天氣也會越來越冷,在烏境內能源危機日益嚴峻的情況下,烏軍想要維持現有優勢,恐怕也沒那么容易。
澤連斯基曾經說過,并不相信俄軍會使用核武,所以一旦北約上場,烏軍的勝算必然會提高一大截。現在,雖說北約參戰的可能性很低,可在波蘭遇襲,烏克蘭否認的情況下,北約就算不參戰,難道不可以更加大膽地援烏,向烏克蘭送上一些殺傷力更強的武器嗎?
(澤連斯基曾希望美國為烏軍提供F16戰機,但拜登拒絕了)
二是不能放過這個“指責俄羅斯”的機會。畢竟俄烏沖突當中,“戰場”不止一個,除了前線熱戰以外,“輿論戰”、“外交戰”、“經濟戰”都是可以用來打擊俄方的手段。
還記得4月初的“布查事件”,雖然沒有可靠證據,但俄羅斯還是被指責為釀成慘案的“真兇”,遭到了大部分西方國家的外交圍堵。
美西方針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也變本加厲,乃至于整個西方都刮起了一股“輿論風暴”,從上到下,都開始抵制與俄羅斯相關的一切事物,一場世界范圍內的“種族歧視”開始蔓延。
現在波蘭遭導彈轟炸一事,同樣真相不明,盡管美西方選擇采取了息事寧人的態度,但烏方并不希望這件事就這么過去,澤連斯基或許想要借此向美西方施壓,希望他們至少要在輿論、外交與經濟層面,加大對俄羅斯的打壓力度,給烏方一些喘息之機。
(美國防部長奧斯汀)
奧斯汀也適時站出來“倒打一耙”,表示需擔負最終責任的不是烏軍,是俄軍。
這實際上就是給了澤連斯基一顆定心丸——無論如何,美西方還是站在烏方這邊的,所以澤連斯基你就放心吧,就算北約不出兵,肯定還要在其他方面給俄羅斯添堵,俄方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如此一來,也讓更多人看清了美西方“只看立場、不顧是非曲直”的雙標嘴臉,令人更加確信,美烏等國在俄烏沖突中撒過的謊,恐怕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