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幫”臺灣民眾虧了5000億新臺幣!丨臺灣一周

導讀圖源:雅虎新聞11月8日,島內民眾黨的幾名民代邱臣遠、張其祿以及剛遞補蔡壁如缺位的吳欣盈一起舉辦一場記者會,以“有政府,會賠錢!勞動...

圖源:雅虎新聞


11月8日,島內民眾黨的幾名民代邱臣遠、張其祿以及剛遞補蔡壁如缺位的吳欣盈一起舉辦一場記者會,以“有政府,會賠錢!勞動基金大虧你的5124億元”為主題,批評蔡英文當局,運作勞動基金不當,造成了巨額虧損。呼吁蔡英文正視千萬名勞工的憂慮,請其親自召開島內的年金改革委員會,針對勞保破產提出具體改革方案。


根據島內的勞動基金運用部門本月1日所發布勞動基金投資的最新績效,受今年全球股市低迷的影響,截至9月底,勞動基金累計虧損5124.6億元(新臺幣,下同),創島內史上虧損最嚴重紀錄,9月單月賠掉1920億元,也創該部門2014年成立以來單月虧損第三高。根據記者會上幾名民眾黨籍民代的說法,勞動基金的整體收益率-9.87%,平均每位勞工慘賠2.7萬元。島內勞動部門負責人許銘春日前在立法機構上應詢回答時也坦承,勞動基金收益今年難以轉正。也就是不可能回本了。


張其祿指出,雖然勞動基金在民進黨當局運作下造成如此巨虧以后,勞動基金運用局10月3日依舊宣布投入700億元勞退基金,辦理委托經營計劃。然而目前真的是基金逢低買進、進場護盤的好時機嗎?目前國際政經情勢動蕩,勞動基金虧損仍看不見盡頭,當局應為勞工退休金把關,不該拿來當成搶救股市的銀彈,勞動基金的操作應回歸專業理性,而非報喜不報憂的“大內宣”。


為此,勞動基金運用部門則辯稱,所投入的700億元委托案為例行之資金配置,系正常之資金運用,而并非外界所稱之護盤。


圖源:臺媒


至于對勞工來說,他們虧損的錢怎么辦,許銘春則向社會喊話,勞工們別急著在虧損期間領錢,因為新制勞工退休金依法有2年期定期存款的最低保證收益,也就是說,勞工存到個人專戶退休金到60歲時才領取,就不會因為短期股災而有所損失。


但虧損明明就在那里,現在呼吁勞工不要擠兌,無非是緩一時之急而已。真正的問題是,島內的年金破產的危機已經迫在眉睫。居然還能發生這樣慘重的巨虧事件,一根稻草可以壓垮大象,但如果大象必然要被壓垮的話,似乎也不介意再放上幾根稻草吧,所以民進黨的這些官員回應的態度是,一切按部就班,所有的事情還繼續如常,該投資投資,該取錢請到期再取。


島內的年金制度早已積重難返,所以蔡英文剛上臺的時候,組織年金改革委員會,希望拿出改革的辦法和決心。但一出手,卻掩飾不住非常明顯的政治目的,蔡政府先拿藍營基本盤的“軍公教”(軍人、“公務員”、教師)群體開刀,造成了“軍公教”群體的極大的反彈,不但當時進行了激烈的街頭對抗,事后還產生長久的政治漣漪效應。而另一方面,“軍公教”退休者雖然被大幅降低退休金,但作為傳統可以拉動島內消費的群體,因為降低了消費意愿和能力,也導致了很多相應行業的蕭條。年金問題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島內的消費卻為之受創。


蔡英文的年金改革后來也悄無聲息地擱置下來。島內選舉頻繁,再加上對于民進黨而言,堪稱災難性的“一例一休”修法之后,整個民進黨嘗到2018的大敗苦果,就學會不要在顯而易見的問題上得罪身為投票主體的勞工階層。所以明知道年金是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且隨著時間推移,問題將越發不可收拾。但蔡當局學會享受當下,如其對李遠哲說的那樣,只要不是她任內的事情就行了,所以越加得過且過。


圖源:臺媒


民眾黨的記者會是要求蔡英文當局立即重啟延宕6年的年金改革,提出勞保年金具體改革方案與時程。有金融背景,且本人出身于金融家族二代的吳欣盈表示,未來20年,全世界將迎來高通膨、低成長時代,美聯儲一年之內,利息從接近0%升至4%,明年恐邁向5%;今年島內銀行也三度升息。而與之對應的卻是島內勞動基金大虧超過新臺幣5000億,創下有史以來最高虧損,無論哪一黨執政,勞保年金具體改革方案都不能再等,現在就要著手解決問題。一方面年金改革并非短期可以達成,另一方面島內還面臨出生率世界最低、所謂“生不如死”的高齡化、少子化問題。說到底,臺灣已經沒有拖下去的本錢。


邱臣遠則說,雖然當局目前撥補勞保一年450億,但若沒有勞保年金改革,還是難逃破產的命運,但在這幾年選戰至上的氛圍中,完全看不到當局改革的行動,攸關1140萬名勞工退休生活的年金制度,恐怕完全失去改革的機會,在未來不穩定的國際情勢與潛伏的經濟危機之下,投資效益遠低于預期的勞保基金,只怕會早于2028年破產。


2024年蔡英文就要離任,就要丟開這個燙手山芋。所以2028年尚早,享受當下,只爭朝夕。


前幾年因為疫情的影響,臺商資金的回流,國際上生產量能的轉移,以及一度因為中美芯片大戰,導致了臺積電產能被重視。島內的經濟表現其實算是非常不錯,創造出不錯的財政收入,使民進黨的日子其實很好過,因此面對一些危機的時候,舍得下預算、給補助,這樣就能把危機暫時給敷衍過去了。另外大搞基建,民進黨權貴們則紛紛在其中分一杯羹。


但天有不測風云,似乎在一夜之間,整個經濟局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11日表示,明年臺灣經濟情勢“非常悲觀”。他結合數據指出,2022年臺灣經濟增長率約3.28%,但明年這一數字或僅為2.81%。而在去年,也就是2021年,島內的經濟則取得高達6.45%的成長率,真如曇花一現。


而向來對臺灣經濟保持樂觀的臺灣經濟研究院(下稱“臺經院”)11日也預估,明年經濟增長率為2.91%,宣告“保3”落空。《工商時報》12日報道,“臺經院”指出,今年臺灣出口增長趨緩,下半年經濟支撐由外銷轉向內需,展望明年臺灣經濟增長亦主要仰賴民間消費;同時提示需關注不利因素,如近期物價上升,加之金融資產大幅縮水等,令民眾消費更加謹慎,將抑制消費增長。


另據《經濟日報》報道,早在10月,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曾預估明年經濟增長率“不保3”,如今“臺經院”同步跟進,反映出今年臺灣景氣逐季直下,明年將難以停止。


圖源:臺媒



在此趨勢下,臺灣科技產業也面臨景氣反轉。比如芯片行業,也似乎在一夜之間從搶手貨變成了庫存積壓。“臺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指出,臺各科技大廠今年8月、9月合并營收表現明顯滑落,科技業面臨終端需求松動、庫存升高的考驗,且存在長鞭效應。劉佩真預估,明年臺灣半導體業景氣將呈增長趨緩格局。民進黨以為靠山的臺積電今年股票走勢似乎也驗證了趨勢不妙,從年初最高的140元每股腰斬一半,現時只有70元左右。


對于島內民眾個人而言,另一個不好的消息,便是受到近月以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不斷飆升,明年年金保費恐要漲破10%!據島內經濟部門指出,隨著明年費率成長至10%后,預估一般民眾的國民年金保費將達1186元,較現行的1042元,大漲約13.8%。而從2015年以來年金調整月投保金額至今年9月為止,民眾的年金保費累積漲幅一共不過8.09%。比較之下,可見問題之嚴重。


結合以上,問題是,即便上升,也難免未來入不敷出之虞。經濟表現好的話,當局還可以拿錢補貼。但而今,一方面,民進黨當局不改“以美謀獨”的立場致使兩岸局勢日趨緊張而無以緩解,給兩岸的經貿往來帶來非常大的障礙,也使任何投資者以及資金自然而然的產生疑慮。而另一方面美國“釜底抽薪”,以莫名其妙的安全原因為由想方設法掏空島內的重要經濟支柱——芯片行業。真金白銀的臺積電產能如螞蟻搬家一樣不斷地搬出臺灣,而換來的卻是絡繹不絕的西方投機政客竄訪臺灣。


這對于臺灣真的好嗎?最新的民調顯示,似乎過去支持民進黨的年輕人們也開始意識到不對勁了。


至于民眾黨要求蔡英文重啟年金改革,當然也是一廂情愿了。不談當下島內正忙于選舉,各種私人的枝節小事被媒體放大,充斥于公關議題當中。而對于民進黨而言,真正擅長的是,當問題難以解決的時候,再制造一個更大的問題蓋上去就行了。



作者丨許億,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主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