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遼遠的鄉村》由東北電影制片廠攝制,吳永剛執導,張平、蘇菲、陳戈等主演,于1950年上映,講述了東北解放初期,人民政府派干部到遼遠的鄉村,依靠群眾,組織生產,建立人民政權的故事。
1947年,東北人民解放軍在激烈的戰斗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由于工作需要,王漢龍和妻子張娟,被派到地區偏僻、情況復雜的新區桃花川工作。乘車前往桃花川的路上,他們了解到老鄉們為修壩而鬧不團結的情況。一到區里,王漢龍就與區助理員梁成中到村里走了一趟,看到田地干涸,禾苗枯萎,他們決定第二天開會研究解決。
村里的惡霸地主東霸天和他的女兒孫秀梅、國民黨特務李尖頭密謀挑動倔老頭出面鬧事,破壞兩村的團結,以對付新區長王漢龍。果然,倔老頭在東村討論抗旱修壩的會上跳出來,要攪亂會場。王漢龍認識到問題的關鍵,著手研究解決方案。西村群眾來修壩時,國民黨特務乘機挑動,結果西村主席被打得頭破血流,王漢龍及時趕來,才把風波平息下去。
王漢龍召開干部和積極分子會議,要求大家開展思想工作,把修壩工作推動起來。他與妻子張娟分別到老鄉家,勸導倔老頭不要被人利用,警告東霸天要老老實實。他們的勸說使修壩工作終于順利開展,并取得了勝利。夜晚,東霸天和特務李尖頭準備炸毀水壩,但高度警戒的民兵使他們的陰謀未能得逞。
秋天,一片豐收的景象,農民們收獲了屬于自己的糧食。轉變了的倔老頭向王漢龍檢討了自己的錯誤,并把東霸天和李尖頭要放火燒毀公糧的秘密告訴了他。王漢龍立即組織民兵將破壞分子一網打盡。一年后,省主席到桃花川視察,在慶祝豐收的大會上,他表揚了區長王漢龍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和鄉親們的積極勞動,勉勵大家積極生產,支援前線,為建設新中國而努力奮斗。
導演吳永剛,1925年從事電影工作,1950年導演了解放后第一部描寫農村土地改革的影片《遼遠的鄉村》。1955至1962年間,導演故事片《哈森與加米拉》《秋翁遇仙記》《林沖》及戲曲舞臺藝術片《碧玉簪》《尤三姐》。其中,《哈森與加米拉》獲1957年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獎。1978年導演戲曲藝術片《劉三姐》。1980年與吳貽弓合作導演的《巴山夜雨》,獲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皓
編輯:吳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