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西奇收歸國有,中企投資打水漂?澤連斯基向中方發出明確信號

導讀日前,烏克蘭政府宣布,將把中國企業投資收購的航空發動機生產企業馬達西奇公司收歸國有。這意味著,中資企業持有的馬達西奇公司股份也將被...

日前,烏克蘭政府宣布,將把中國企業投資收購的航空發動機生產企業馬達西奇公司收歸國有。這意味著,中資企業持有的馬達西奇公司股份也將被轉為烏克蘭國有財產,中方的投資是否會因此打水漂呢?

(資料圖:馬達西奇公司在一個工業貿易展上展示發動機)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企業投資馬達西奇公司是一個合作共贏的項目。首先,烏克蘭這些年經濟持續低迷,軍工領域是為數不多能給烏克蘭創收的領域之一,與中國企業合作和為烏克蘭企業提供一個巨大的市場,同時帶來相當不錯的經濟利益。其次,航空發動機的研發一直是我們的一塊“心病”,而馬達西奇公司就是一家世界知名的航發生產企業,全球有將近120個國家都在使用該公司的發動機。中企入股馬達西奇公司,對自身航空發動機的發展也有促進作用。然而,澤連斯基竟然直接宣布將中企持股的馬達西奇公司國有化,不用說,此舉必然會讓中方不滿,那么澤連斯基不惜得罪中方的做法,恐怕背后也少不了美國的影子。

從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道來看,澤連斯基在去年的時候就簽署過一項總統令,宣布制裁北京天驕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等4家中企,另外還制裁了1名中國公民,這些企業和個人都投資了馬達西奇公司。此后,基輔市最高法院下令沒收了馬達西奇的全部股份,其中自然就包括中方所持股份,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委員會當時聲稱,這些股份被轉交給了烏克蘭犯罪資產管理局。

(資料圖:馬達西奇公司生產的AI-322F渦扇發動機)

日前,烏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達尼洛夫表示,根據澤連斯基政府的決定,出于軍事需要,包括馬達西奇公司在內的五家企業被強制收歸國有。被沒收的資產被認定并獲得了軍事財產的地位,其管理權被移交給了烏克蘭國防部。用達尼洛夫的話說,在戒嚴令結束后,這些資產可能會歸還給所有者,或者可以得到補償。

(馬達西奇公司總裁博古斯拉耶夫)

不可否認的是,澤連斯基宣布將馬達西奇強制收歸國有,對中方投資者會帶來不小的損失。中國企業通過商業手段合法正當地投資,理應獲得烏克蘭政府的保護,現在卻被收歸國有,自然是中國企業不能接受的,也有權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事實上,直到最近,馬達西奇公司的所有者還是博古斯拉耶夫。5年前,他將56%的股份出售給了北京天驕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此后,澤連斯基政府以違反反壟斷法等理由,凍結了馬達西奇公司的股份。今年10月,公司總裁博古斯拉耶夫被捕,并被指控犯有叛國罪,理由是合作和協助俄羅斯,涉嫌向俄方銷售包括卡-52使用的攻擊直升機的發動機。

(資料圖:馬達西奇公司位于扎波羅熱的生產車間)

馬達西奇公司投資方之一的北京天驕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去年年底曾表示,已經向荷蘭海牙仲裁法院仲裁庭提交了仲裁申請,并表示自己遭到了烏方不公平待遇,要求裁定澤連斯基政府違反了兩國之間的投資協定、以及收歸國有的舉措為非法行為。此外,這家中企發表的最新聲明表示,烏方的行為導致投資方蒙受了巨大損失,并要求裁定烏方補償因此而造成的所有損失,總金額超過了45億美元,并且不排除繼續追加補償的可能性。

中企投資馬達西奇公司生變一事,只是中烏交往中的個案。包括總統澤連斯基在內,烏克蘭政府在與中國關系的大局上,仍然保持了穩中有進的正面立場。在馬達西奇公司被收歸國有,并引發中國企業投資人的相關反應后,澤連斯基近日向中方發出了明確信號。

烏克蘭總統經濟顧問向美國《新聞周刊》明確表示,澤連斯基不但不會削弱與中國的關系,反而要求將烏中關系推向更高層次。他強調,烏克蘭需要留下通往中國的大門,因為中方對烏方來說是一個“非常可靠的合作伙伴”,而且在俄烏之間并沒有偏袒俄方,也沒有像西方指責的那樣向俄方提供武器支持。多年來烏方一直保持著對中方的良好印象,雙邊貿易和軍事技術合作一直是烏中關系的核心,烏方將中國視為通發展經濟的“機會之窗”,澤連斯基政府正在努力與中方建立一種全新的雙邊關系。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總的來說,不管中方企業對馬達西奇公司的投資會不會打水漂,澤連斯基政府最新釋放的信號,足以體現出烏克蘭希望與中方建立更進一步合作關系的誠意。在此基礎上,中方企業的股份被歸還或者得到補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