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與歐盟唱反調!荷首相宣布解除對俄制裁,并希望恢復荷俄合作

導讀這段時間,俄羅斯遭受的西方制裁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要嚴重,尤其是歐盟對俄方的制裁最為積極,但是歐盟對俄制裁卻讓自己受到了負面影響...

這段時間,俄羅斯遭受的西方制裁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要嚴重,尤其是歐盟對俄方的制裁最為積極,但是歐盟對俄制裁卻讓自己受到了負面影響,今年上半年,歐盟對俄羅斯的商品出口下降了 31%,從去年同期的 411 億歐元降至 284 億歐元,而歐盟從俄羅斯的進口額是從 664 億歐元增長至 1217 億歐元,增長了 83%。

在實施第八輪制裁之后,歐盟官員擔心歐盟對俄羅斯幾乎沒有可行的施壓措施,一位歐盟高級官員表示:“成員國正在研究可能的額外措施,但我們需要研究范圍,因為迄今為止我們實施的制裁太多,剩下的空間非常有限,”而歐盟制裁主要就是針對俄方能源,但是歐盟成員國卻無法找到俄能源的替代。

因此一些歐洲國家也不得不向俄方低頭,荷蘭最近決定不再跟隨美國的腳步制裁俄羅斯,10月27日,荷蘭首相呂特宣布,為緩解國內通貨膨脹,改善人民生活,將解除對俄91項制裁,同時提交25份合作意向書,荷蘭給的理由是目前找不到能源替代,希望歐盟豁免荷蘭制裁俄羅斯到2023年。

在面子與面包之間,荷蘭政府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為了荷蘭人民的生活,不再承受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高通脹,荷蘭方面做出了務實的選擇,面對能源的困局,相信不止是荷蘭一個國家有這樣的問題,歐盟許多國家為了成為歐盟的成員,只得跟著政策走。在能源危機面前,隨著通貨膨脹越來越厲害,接著肯定還會有許多國家跟著荷蘭這么做。

事實上,荷蘭并不是第一個國家與歐盟唱反調,之前意大利和西班牙兩國也是暗地里跟俄羅斯在貿易上有來往,但直接跳出來表示自己就是這么干的,荷蘭是第一個,目前歐盟還沒有就荷蘭的做法做出任何評價。其實俄烏開戰至今,極度依賴俄羅斯廉價能源的歐盟各國由于制裁俄羅斯那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荷蘭政府這次的選擇是理性的,完全是從自己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考慮做出的決擇。冬天已經到了,取暖用油,用氣的量會急劇增大,荷蘭不愿意讓自己的老百姓承受,高能源價格帶來的生活負擔。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最近歐盟還準備新出臺新一輪對俄羅斯的制裁,其中有一個內容是給天然氣出口價格設定上限,就是規定俄羅斯的天然氣最高只能賣多少錢,超出上限歐盟國家就不買了,這個提議出來后,第一個反對的是匈牙利,由于北溪1號2號兩條天然氣管道被炸,陸路的亞馬爾管道已經切斷,俄羅斯通過其他管道向歐洲天然氣只占歐洲進口量的9%。

失去了廉價的俄方天然氣,歐洲國家只能進口美方的高價天然氣,當時匈總理歐爾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呼吁,歐盟應該重新審查對俄制裁,同時,歐爾班警告歐盟不應該因為制裁俄羅斯能源讓歐洲陷入對美國能源的依賴。歐爾班甚至比喻,歐盟現在的制裁措施是在扼殺自己。

俄烏戰爭持續了8個月時間,俄歐之間在能源方面長期的供應鏈被切斷,歐洲國家承受著高價能源,高通脹的困境,大國的歐洲企業因為高能源價格被迫停產,歐洲國家的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大規模的外流美國。美國借助俄烏沖突,狠狠地割一把歐洲國家的韭菜。

而現在歐洲還在想方設法制裁俄羅斯,只能說是搬起石頭自作自受,這次的荷蘭只是歐洲各國的一個縮影而已,如今很多歐盟成員國都是硬著頭皮在跟著歐盟的政策走,荷蘭提出解除對俄制裁申請,歐盟今天只要答應了,明天就會有第二個國家提出來解除對俄制裁,多行不義必自斃,歐盟正在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