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自從中美關系惡化以來,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方面,自從拜登政府上任后,美國不僅在國內下達禁令要求美國科技公司斷絕與中國的合作,同時美國還拉著歐洲盟友對中國進行圍追堵截。然而近年來,隨著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國家也開始積極與中國進行接觸,作為中東產油大國的阿聯酋就是其中之一。
據環球網報道,綜合多家外媒消息稱,當地時間10月15日,阿聯酋負責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和遠程辦公應用等事務的國務部長奧馬爾·本·蘇丹·奧拉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阿聯酋對中國在科技領域日益占據主導地位并不感到擔心,阿方對與各國合作均持開放態度。奧拉瑪稱,只要符合阿方的經濟利益,阿聯酋就會使用中國技術。在阿聯酋開展科技業務,各國之間是平等的,沒有哪個國家高人一等。在被問及阿聯酋是否擔心中方獲取阿敏感數據時,他表示阿方正在制定相關法律,但不會針對具體國家、公司或個人。
對此,《日經亞洲》網站在15日的報道中提到,2019年,阿聯酋同中國華為公司簽署建設5G網絡協議,這引發美國不滿,美國隨后還叫停向阿聯酋出售F-35戰機。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薩曼表示,阿聯酋方面沒有想到華為參與該國5G建設會成為阿美關系的一個核心問題,阿方一直強調當時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并未提供其他技術選擇。我們都知道,近年來為了遏制住中國快速發展的腳步,從特朗普政府時期開始,美國就加大了對中國的打壓力度,當時美國主要瞄準了中國的軍工產業。
后來在拜登政府上任后,美國又將目光瞄準了半導體領域,就在本月初,美國商務部再次宣布將31家中國公司、研究機構和其他團體拉入“黑名單”,以限制中國發展自己的芯片產業和提升軍事的能力。為了針對中國,今年上半年美國總統拜登連續出臺了多項舉措,比如出臺“芯片與科學法案”以及“印太經濟框架”等。雖然美國出臺法案時并沒有提到中國,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美國此舉就是為了圍堵中國。如今阿聯酋此番表態無疑是在向美國發出一個明確信號,自己想跟誰做生意不會聽命于他人,海灣國家有自己的原則和立場。
值得一提的是,近段時間,由于海灣國家領導的“歐佩克+”宣布減產石油,美國也因此與中東產油大國鬧得不可開交,拜登甚至憤怒表示,要重新審視與海灣國家之間的友好關系。該事件的起因源于美國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率,為了緩解這一困境,今年7月份拜登還親自訪問沙特等多個中東產油大國尋求增產石油,以穩定國際能源價格,進而緩解美國通貨膨脹率。
但令拜登沒想到的是,本月初,“歐佩克+”宣布減產石油導致拜登的計劃破滅,再加上美國中期選舉臨近,無奈之下,甚至有美國議員提議拜登政府應該給沙特等國一點教訓。當然,阿聯酋以及沙特等一系列行動的背后所表現出的則是,近年來隨著全球多極化發展成為潮流,中東地區已經開始覺醒,其外交政策也逐漸轉向獨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