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頻出,二級市場聞風而動,教育概念股大漲|聚焦二十大

導讀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于玉金 北京報道教育行業的政策東風持續吹,在9月教育信息化迎來利好后,二十大報告中再次提及職...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于玉金 北京報道

教育行業的政策東風持續吹,在9月教育信息化迎來利好后,二十大報告中再次提及職業教育。

在政策的推動下,教育概念股聞風而動,10月19日,國脈科技(002093.SZ)開盤強勢拉漲漲停,這也是其連續8個交易日漲停。在本周的前3個交易日中,金百澤(301041.SZ)漲14.42%,傳智教育(003032.SZ)累計上漲17.27%,中公教育(002607.SZ)累計上漲3.59%。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辦好職業教育,是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的重要內容;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是進行教育與人才評價改革,給職業技能人才平等的就業與發展空間。”

教育利好頻現

9月以來,相關政策密集發布,鼓勵教育行業發展。

9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對高校、職業院校和實訓基地等設備購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貸款,實施階段性鼓勵政策,中央財政貼息2.5個百分點,期限2年。申請貼息截止日期為今年12月31日。

9月13日,教育部司局函件《關于抓緊做好項目儲備工作的預通知》提及專項貼息貸款重點支持職業院校、高等學校教學科研、實驗實訓等重大設備購置和配套設施建設,每所學校貸款項目總投資額原則上不低于2000萬元。9月28日央行宣布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2000億元以上用于教育、衛生健康、文旅體育、實訓基地等。

在央行和財政組合拳下,高校教育信息化景氣度提升。華鑫證券團隊分析認為,“根據教育部的數據,截止到2022年5月,我國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013所,即使按每所學校2000萬元保守計算,則教育信息化的市場空間超過600億元,由于貼息截至今年12月31日,則這部分市場需求會在短期內釋放,助力教育信息化行業景氣度高增。”

此外,二十大報告中再次提及職業教育。“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二十大報告指出。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也是職業教育最突出的辦學優勢。全面深化產教融合,也讓職業教育辦學路子更寬。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過去10年,國家層面陸續出臺并實施《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等一系列政策,開展現代學徒制、產教融合型城市等一系列試點,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鼓勵行業企業全面參與教育教學各個環節,推進產教融合、校企一體辦學,促進專業與產業、企業、崗位對接。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在今年5月表示,“校企合作已呈現出多樣化格局。全國組建了1500多個職業教育集團(聯盟),涵蓋了企業、學校、行業、科研機構在內的4.5萬余家成員單位,形成了資源共享、責任共擔、合作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

二級市場聞風而動

二級市場最先嗅到政策的利好消息并聞風而動,在教育板塊中則要數國脈科技最為亮眼。

10月19日,國脈科技股價開盤繼續漲停,盤中雖打開漲停,但隨后回封。截至收盤,國脈科技股價報10.30元,上漲10.04%,10月以來,國脈科技股價已走出八連板,其中五個漲停為一字漲停。

國脈科技主營業務為物聯網技術服務、物聯網咨詢與設計服務、物聯網科學園運營與開發服務、教育服務。教育業務提供提供全日制高等專業教育及各種形式的非學歷教育。

從國脈科技半年報來看,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8億元,同比下降8.6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54.84萬元,同比下降11.04%。

國脈科技就業績下滑解釋,營收下降主要為部分業務地區受疫情影響帶來的物聯網服務收入結算減少;凈利潤下降主要為非經常性損益影響所致,非經常性損益主要受現金管理收益下降及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波動產生的影響。

對于未來的發展方向,國脈科技在最新披露的投資者活動信息中顯示,“公司將堅持并鞏固在信息通信技術服務的領先優勢,并基于多年來由物聯網與生物技術所融合形成的身聯網技術,進軍大健康產業。同時,公司將繼續堅持產學研、產教深度融合,促進企業與三院(國脈科技研究院、國脈通信規劃設計院、福州理工學院)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創新創業等方面的有機銜接和協同。加強產教融合雙師型隊伍、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推動理工學院學科專業建設與企業產業發展緊密對接,推進創新成果和核心技術產業化。

值得關注的是,自2021年10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鼓勵各類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后,諸多公司開始進入職業教育領域。

“國家鼓勵上市公司、行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而上市公司,行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不能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提高職業教育質量。以獲取利益來舉辦職業教育,將可能與發展職業教育背道而馳,”熊丙奇進一步分析認為,因為如果真辦好學歷職業教育,需要很大投入。

熊丙奇還認為,實體企業舉辦職業教育,有其優勢,但能否辦好,關鍵在于是否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尊重職業教育規律,而不是由企業負責人直接對學校發號施令。同時,要真正推進產教融合辦學。

此外,IT職業教育龍頭公司傳智教育本周也已累計上漲17.27%。傳智教育披露三季報業績預告顯示,前三季度,公司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5億元-1.7億元,同比增長143.84%–167.44%。

傳智教育解釋,今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形勢日趨穩定,疫情雖有局部短期反復但日益向好,學員參與培訓的意愿逐漸恢復;其次,雖然傳統互聯網行業遭遇階段性寒潮,但在新一輪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的大進程下,例如制造業、農業、醫療、金融等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迫切需要大量數字化人才的參與,當前數字中國建設已經成為國家重點發展項目,數字化人才的整體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

“公司不斷深耕教研,課程深化改革成效顯著,學員就業率與就業薪資均保持高水準,公司口碑持續提升。因此,報告期內,公司就業班報名人數有較明顯增長。”傳智教育還表示。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