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廣西賀州衛健委回應稱:尚未解剖,其突發高熱驚厥離世。
網傳徐某萱媽媽聊天截圖顯示,徐某萱12月13日檢測是新冠弱陽性,14號發燒到39度5,然后吃退燒藥退了燒,15號一切正常,16號說身體酸痛,吃布洛芬止痛,12月17日早上突然翻白眼搶救無效死亡。
看到這個消息,真的簡直不相信這是真的,心里無比悲痛,同時感到莫大的惋惜。看到孩子媽媽的這一句“這個世界上沒有徐梓萱了,我心好痛”,我頓時淚如雨下,心如刀割,人心都是肉長的,不敢想象,一個媽媽突然失去一個孩子是怎樣的一種痛。
一個孩子,她才那么大,本來可以無憂無慮、快快樂樂的長大,這個世界還有那么多的美好等著她去經歷,就這么走了,對于一個家庭而言將是一生無法抹去的痛。
雖死因待定,我認為和新冠是脫不了干系的,感染新冠,引起發燒是導致孩子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看看孩子媽媽的聊天,再看看我們身邊新冠陽性的癥狀,有幾個無癥狀的,有幾個不發燒的,好多都發燒甚至是高燒需要幾天才能退燒,發燒如果處理不及時是很容易致命的,尤其是孩子、老人、有基礎病的人,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較弱,對抗病毒的能力也就弱。
所以說,再也不能說新冠就是小感冒了,再也不能睜眼說瞎話了,新冠就是新冠,感冒就是感冒,雖最初癥狀相似,但有本質區別。感冒很少致命,但新冠會致命,就算新冠再低的致死率,哪怕是萬分之一,落在哪個家庭都是一座山,都是無法承受的痛。
一直以來,因新冠而導致死亡的案例少之又少,在我們的印象里往往都是有嚴重基礎疾病的老年人,這些讓我們產生了錯覺,錯誤的思維定勢,導致有時候對新冠重視程度不夠,病毒仍在肆虐,疫情仍未結束,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應該怎么面對新冠病毒,我想此刻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了。
警鐘長鳴,麻痹思想害人害己,面對這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訓,我們應該引以為戒,提高重視程度,加強個人防護,真的不能再盲目樂觀了,真的不能再做“孔乙己”自欺欺人了。
都說,老頭有眼,可這一次,老天你也病了嗎?
真的希望,這是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類似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
孩子一路走好,愿天堂永遠沒有疾病和痛苦,孩子媽媽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