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沒有人不需要安慰” 《小王子(圖像小說)》名繪、名譯云訪談話經典

導讀12月15日,接力出版社在線上舉辦了“這個冬天,沒有人不需要安慰——《小王子(圖像小說)》名繪、名譯訪談”活動。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小王...

12月15日,接力出版社在線上舉辦了“這個冬天,沒有人不需要安慰——《小王子(圖像小說)》名繪、名譯訪談”活動。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小王子(圖像小說)》的閱讀價值和特點,接力出版社邀請了日本著名漫畫家、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官方形象的設計師、《小王子(圖像小說)》繪者山下浩平,著名旅日華人作家、翻譯家,《小王子(圖像小說)》譯者毛丹青,以及兒童教育作家、教育出版人三川玲,共同探討、分享了本書的版本特點和圖畫創作過程,以及以往版本中從未出現的番外細節。

《小王子(圖像小說)》由四位名家聯合打造,分別是原著作者安托萬·德·圣埃克蘇佩里,日本著名法國文學研究專家奧本大三郎,日本著名設計師、漫畫家山下浩平,以及著名旅日華人作家毛丹青。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三位名家結合自己對《小王子》的理解,并融合不同越境文化,既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小王子》的法國文學韻味、原著作家手繪原圖,又豐富了《小王子》中各個角色的內心世界。

《小王子(圖像小說)》 接力出版社出版

《小王子(圖像小說)》是一場忠于原著的戰斗

日本著名設計師、漫畫家,本書繪者山下浩平

在談到為何會選擇創作《小王子》的插畫時,繪者山下浩平介紹,這完全是出于自己跟編者奧本大三郎的個人興趣。“跟奧本先生合作非常久,再加上自己從小喜歡《小王子》,所以想到我們如果合作這部作品會更好。當我說出這個想法時,奧本先生就把他翻譯了一半的稿子一下子遞給了我。等到我們下次再見面時,我已經根據他的翻譯畫出了大樣。這是我們兩人覺得好玩兒、有意義,才走到了一起,并不是從一開始就為了出版才有的想法。”

同樣在日本,《小王子》的版本數不勝數,作為作家出身的毛丹青,為何會選擇翻譯圖像小說的版本。“的確,我讀過很多其他的日語譯本,山下先生畫的這本風格非常日系。很明顯,他的繪畫無論是色彩,還是風格上都不顯眼、不張揚。說起來也挺有趣,我拿到先生畫的《小王子》是在幾年前,大約是剛出版的時候,在書店的旁邊正好有一家無印良品的商店。當我站在原地閱讀的時候,抬眼一看,發現跟無印良品的風格非常相似,看上去并不刻意,但畫中所表現出來的氣氛充滿了想象力。我被深深吸引到,然后開始進入了日語文字的閱讀。”

著名旅日華人作家,本書譯者毛丹青

并且在翻譯過程中,毛丹青還強調,“在處理一個詞的時候,更多地會思考怎么能讓它更潤滑一點,更不張揚一點,怎么樣能符合它日系的風格。”

關于《小王子(圖像小說)》的創作過程,編者奧本大三郎形容是“一場忠于原著的戰斗”。在本版中,編者奧本大三郎沒有因為將原著改編成漫畫,而對《小王子》的內容做任何刪減,而繪者山下浩平將原著作者安托萬的手繪稿,進行了100%的精確還原,連星星的位置、故事中小王子讓飛行員畫的羊,都沒有任何變動。

“我尤其看重的是對原著作者圣埃克蘇佩里的理解,這不僅僅是小王子的故事,而是需要更進一步去了解作者本身,所以我又讀了很多周邊的資料與書籍。由此而熟知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他為什么能寫出這樣的故事。他畫過很多素描,也想過要當畫家。簡單地說,為了重畫小王子,我看了很多圣埃克蘇佩里畫的素描,從他的素描中獲取印象,再畫入作品當中。”

由于圖像小說版本的創作需求,繪者對原著的內容進行了延伸,所以原本2.5萬字、100頁可以講述的故事,《小王子(圖像小說)》足足用了260頁。在《小王子(圖像小說)》中,我們能讀到更多編者、繪者想要傳達出來的番外細節。

山下浩平說,“在漫畫創作中,我會結合圣埃克蘇佩里已經給讀者畫出來的內容,延伸出他沒有畫出來的,而這些正是我最大的挑戰。比如原文‘一個人站在沙漠里’一句話,我會將這句話的讀書節奏放緩,增加人物的舞步、眼淚,或者跨頁,來營造閱讀的情緒。”

通過山下浩平的手稿演示,三川玲發現,新書中狐貍的不同身體姿態,代表著不同的節奏。“我覺得用狐貍的形象相比玫瑰花或者其的角色不是那么的重要但是用第三、第四的視角來調節節奏,是一個非常天才的表現方法。”

山下浩平驚喜于大家對狐貍的“新發現”,他強調“說到狐貍的代表性,也許跟再創作有直接的關系。在整個的繪畫過程,我完全處于一個自由的狀態,包括對譯文分段的使用。奧本先生很喜歡狐貍,甚至我開始畫的時候,他只想看狐貍,先不看小王子以及流浪漢、商人等其他的人物形象。

繪者山下浩平創作的狐貍形象,不同風格手稿的對比

“另外,他覺得原著應該畫得更可愛,不應該是現在這個樣子。對此,我是有不同意見的。選擇現在這個版本的狐貍,是經過了深思熟慮,有時雖然也要依靠靈感,但同時也要尊重原著。這是我在創作中內心深處發出的愿望。”

與其是一部小說,不如說更接近于一首詩

兒童教育作家、教育出版人三川玲

在聽過山下浩平分享繪畫的創作技巧,身為兒童教育作家的三川玲認為寫作也需要這樣的節奏,“山下先生說繪畫到了什么地方該慢,什么地方該快,我們在寫作中經常會教學生什么地方應該停一停,讓他等一會。這種能力的培養,是可以遷移到孩子的其他閱讀以及寫作當中,知道什么地方可以加速,什么地方可以放緩。”

“這本書與其說是小說,還不如說更接近于一首詩”,山下浩平補充道,“對這樣的作品,畫成漫畫給讀者看時,我最先想到的是究竟要給讀者看哪一段,我的這個意識很強。還是回歸到我開始繪畫定下來的規則,凡是圣埃克蘇佩里畫過的情景一律都要放入書中,除此之外的部分,作為我的繪畫作品是可以加入的。比如,在沙漠里,小王子與飛行員一起看晚霞的情景,在書中就用了跨頁,可以讓讀者盡收眼底,這也是我想讓大家看畫的意圖。”

《小王子(圖像小說)》的永恒意義是我們共有的

《小王子(圖像小說)》另外一個很大的版本特點,是更偏日本漫畫的風格,并且手繪痕跡很明顯。對此,山下浩平說“關于用色方面是有幾個理由的。一個是圣埃克蘇佩里畫的水彩畫與《小王子》的搭配很到位,從這樣的印象當中汲取了靈感,變成了我現在的畫風。在繪畫技法上,我用了很多水彩和水粉,還把原著中的水彩部分抽取出來。因為有色彩的關聯,再加上故事的飄逸性,猶如掛在宇宙中的一個架空的世界,如果想任意加上什么,我都覺得不對,這是我的一個判斷。話題稍微偏一點兒,奧本先生最先想讓小王子搭乘飛行器去宇宙,我覺得不合適。于是就從很多的候鳥里選了一些,因為不同的候鳥可以畫成多姿多樣。所以,我除了依據譯本,同時也尊重對原著的拓展。”

三川玲認為《小王子(圖像小說)》飽含低調內斂、雅的文化風格,“我不知道這是刻意為之,還是無意中的一種發揮。”

“實際上,我最想告訴大家的是,奧本先生跟我一開始就覺得圣埃克蘇佩里就是小王子,這是我們一拍即合的理由。圣埃克蘇佩里就等于小王子,這是我們的一個假設,為此而出版了這本書。這幅畫最能表達這個想法。列車上的這個少年是小時候的圣埃克蘇佩里,他的眼睛里映出的是小王子,同時也是這個少年,這是一個電影慣用的手法。圣埃克蘇佩里少年的眼眶有一條黑紋,這個在他相關的資料里是有記載的。所以,我把這個放進去了。這樣的創作是我一直都在努力完成的,我還有圣埃克蘇佩里生前的照片,包括他父親的照片在內,我把這些資料都作為回憶時的素材,畫進了漫畫里。這些都是我從各地收集到手的資料,這是我的一個追求,也許是日本式的,或者是日本文化熏陶下的做法,很高興知道大家對我的評價。”

在活動的最后,山下浩平對自己的作品能夠以這種方式讓很多中國讀者看到,感到非常高興。

“這部作品的深刻含義雖然跟歷史有關,其中所具有的永恒的意義是我們可以共有的,作品讓我們的內心豐富,讓我們思考自己,從小到大都會陪伴我們”。

全世界已出版的其他《小王子》

《小王子》是一部送給全世界讀者的經典童話,自1943年首版以來,被翻譯成260多種語言,發行超5億冊,僅次于《圣經》。2023年正值《小王子》出版80周年之際,接力出版社全新推出《小王子(圖像小說)》版本。

瀟湘晨報記者儲文靜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