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script src="https://lf1-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現代快報訊狗咬人,那犬主應該賠償損失。但若是狗咬了狗,造成犬只受傷,那賠償責任究竟應該由誰來承擔呢?11月24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近日,江蘇如東法院就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最終認定“挑事”并咬傷鄰居家狗狗的犬只的主人應承擔侵權責任,經調解賠償了對方4500元。
據了解,葉某與曹某均系如東縣某村村民,兩家系鄰居。葉某家飼養了一只黑色田園犬,名為跳跳,曹某家飼養了一只白色田園犬,名為小白。7月29日傍晚,葉某家人騎電動車回到家,跳跳出來迎接主人。這時,小白與另一只不知名的黑色田園犬從遠方飛奔而至,小白直接撲上去一口咬住了跳跳的前腿,跳跳掙脫后,三只狗打斗了片刻,葉某家人隨即將狗驅散。
葉某家門口的攝像頭記錄下了這一幕。跳跳被咬傷后被葉某送至寵物醫院治療,經診斷為左前肢橈骨、尺骨骨折,部分肌肉組織缺失,創口污染。葉某為治療跳跳花費七千余元,現因賠償事宜提起訴訟。
法院庭審中查明,原、被告均未辦理飼養證,且均未使用牽引繩養狗。葉某家的跳跳體重十幾斤,曹某家的小白體重約二、三十斤。葉某認為跳跳在自家門口的水泥場地上迎接主人,并未有任何攻擊行為,并無過錯。曹某認為三只狗均無牽引繩,且無法證實跳跳的骨折系小白所為,如果原告要求賠償,也應該由三家主人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且原告擴大損失,過度治療,原告主張的損失費過高。
如東法院經審理認為,就案件事實而言,視頻錄像顯示主要是小白對跳跳進行了撕咬,被告飼養的小白將跳跳咬傷的基本事實可以認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考慮到雙方的鄰居關系及小狗的受傷、治療情況,在承辦法官主持調解下,原、被告雙方最終達成協議:被告曹某一次性賠償原告葉某家犬損害造成的各項損失合計人民幣4500元。被告當庭履行完畢。
法官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條規定: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
本案中,原、被告養狗均未辦理飼養證、均未使用牽引繩,在飼養動物的過程中均存在過錯。但民法典中規定的是致害動物飼養人的管理責任。在本案中,曹某違反管理規定,未辦理飼養證、未對家犬小白采取安全措施,致使小白奔至他人家門口造成他人之物損害,其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葉某雖未辦理飼養證,未對家犬跳跳使用牽引繩,但其過錯與本案事件的發生并無因果關系,跳跳是在原告自家水泥場地上被咬傷,其是否被牽引繩拴住,葉某是否辦理飼養證對本案事件的發生及結果并無影響。原告作為被侵權人,在本案中并無故意。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此處“損害”主要包含財產損害、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本案中,小白咬傷跳跳,跳跳系原告家養寵物,系原告的財產。值得商榷的是,當寵物受傷作為一種被侵權人之財產損失時,其損失的價值應該如何認定?一種觀點認為寵物是物,其損失不應當超過物本身的價值。如一只寵物狗市場價值為2000元,如果為其治療花費上萬元,要求侵權人承擔該損失,對于侵權人未免過于嚴苛、有失公平。如果按飼養的年限,傾注的感情來評斷寵物的價值,并沒有實際可操作性和固定的標準。故寵物之損不應超過寵物本身的市場價值,寵物主人固然可以為其花費甚巨,但要求侵權人賠償的數額應以寵物本身市場價值為限,超出部分寵物主人應該自行承擔。
另一種觀點認為寵物既是生命也是飼養人之物,雖是財產,但其作為一種生命形態,與其他財產有著明顯的區別,且傾注了主人的時間和心血,甚至有些寵物成為了主人的感情依托,與錢幣此類同類可替代物不同,不能簡單以同品種寵物的市場價值來衡量單個寵物生命的價值。人們飼養的寵物受傷,積極為其治療是多數人的選擇。但同時應考慮治療的合理限度,避免侵權人承擔寵物主人過度醫療的風險。故綜合考慮,應以必要治療的市場均價作參考,結合雙方責任,在每一則具體的現實的案件中酌情評判。
通訊員 汪勝男 張金山 現代快報+記者 嚴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