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個人養老金市場,6家險企7款產品入圍有何優勢

導讀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吳敏 北京報道11月23日,中國銀保信官網公布首批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共有6家保險公司7款產...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吳敏 北京報道

11月23日,中國銀保信官網公布首批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共有6家保險公司7款產品入圍。這意味著著,未來個人養老金參與人可以通過專屬賬戶購買這7款產品,并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入圍的7款產品均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作為個人養老年金保險產品銷售可以省去中間很多審批備案工作,盡快面市,搶得市場先機。

多家險企APP已上線業務專區

具體來看,首批公布的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包括《國壽鑫享寶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人保壽險福壽年年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太平歲歲金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太平盛世福享金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泰康臻享百歲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泰康臻享百歲B款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國民共同富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來自國壽壽險、人保壽險、太平人壽、泰康人壽4家壽險公司以及太平養老、國民養老2家專業養老險公司,除了泰康人壽有兩款產品入圍,其他5家公司各有一款產品入圍。

國民養老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11月22日,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信息管理系統,已與個人養老金銀行保險行業信息平臺,實現業務系統連接,并能夠按相關要求進行信息登記和交互,中國銀保信同意通過驗收。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國民養老保險還將在自營微信服務號平臺開立“個人養老金專區”,配套開展個人養老金政策與產品宣傳。該專區將為用戶提供個人養老金產品介紹、個人養老金產品購買、保單查詢、保單服務、稅收遞延測算等功能。

同時,《華夏時報》記者還從太平人壽處獲悉,“歲歲金生”是一款以養老保障為目的年金保險產品,通過覆蓋寬泛、收益穩健、操作靈活等特點,滿足不同人群日益多樣化的養老保障需求。

據太平人壽方面介紹,該公司與銀行保險行業個人養老金信息平臺的對接驗收工作也順利完成,各主要系統相關功能的設計與開發均將于近期上線落地。

中國人壽方面則告訴記者,公司已在“壽險APP”正式上線個人養老金業務專區,該專區首期提供個人養老金知識普及、問卷調查、信息披露等功能。

中國人壽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客戶可通過登錄專區,先行了解個人養老金相關政策,參與問卷調查,待個人養老金配套政策全部落地后,即可根據個人養老需求在專區進行業務咨詢、權益查詢等相關業務,并選擇購買個人養老金產品。

從產品屬性看,首批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均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對此,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本身就是一款養老年金保險產品,而且當初試點方案對產品的要求基本與銀保監會制定的《關于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對個人養老年金保險產品相似。

李文中進一步表示,《通知》專門指出“對于已經審批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保險公司應當向銀保監會報送說明材料,無須另行申請變更保險條款和費率審批”。這意味著,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作為個人養老年金保險產品銷售可以省去中間很多審批備案工作,盡快面市,搶得市場先機。

2021年6月,銀保監會在浙江省(含寧波市)和重慶市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首批6家壽險公司參與試點;今年3月,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區域擴大到全國范圍,同時允許養老保險公司參加試點。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收益可觀

目前保險、基金、銀行、銀行理財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正在通過不同的方式挖掘個人養老金市場,初步形成跨業競爭格局。

11月18日,證監會發布首批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和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錄,包括129只養老目標基金及37家基金銷售機構。同時,23家銀行和11家理財公司獲批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

而根據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符合條件的險企不到30家,目前獲批的機構和產品數量也并不多。

但與銀行、基金、理財子公司相比,保險公司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也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從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前期試點情況來看,這類產品繳費方式靈活,參保門檻低,適合沒有太多閑散資金的年輕人,以及工作性質比較靈活的新市民。另外,這類產品還設置了進取型、穩健型兩種收益模式供選。從首批6家試點公司披露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首期結算利率來看,穩健型賬戶2021年年化結算利率在4%-6%之間,進取型賬戶結算利率在5%-6.1%之間。收益十分可觀。

此外,銀保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累計投保近21萬件,累計保費23.5億元,其中有約15%的保單來源于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

以此次入圍的國民共同富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為例,18至80歲均可參保,一位30歲女性每月投保500元,連續投5年,按進取型方案,到60歲起每月可領486.66元,直至終身,若選擇穩健型方案,則每月可領433.05元,直至終身。

根據設置,上述產品的穩健型組合有3%的保底利率,且60歲前可隨時追加投保,契合了靈活就業人群收入不穩定的特征,且設置60歲之后方可領取,專款專用,還可領取至終身,覆蓋了長壽風險,

“保險產品最大的優勢就是通過資金增值和風險分攤兩個方面來為被保險人提供長壽風險保障,提供養老金;基金和銀行儲蓄理財產品只能通過資金本身的增值為持有人提供養老金。相比較基金、銀行產品,保險產品在管理長壽風險方面更有優勢。”李文中說道。

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系教師楊澤云亦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保險公司的產品相比與基金、銀行等機構的產品的最大優勢是能為被保險人提供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持續、確定的現金流。個人養老金,其主要目的就是為參與者的老年生活準備資金,只要生存,就有資金需求。保險公司的養老年金保險是唯一能真正提供基于參與者生存狀況的個人養老金產品。

在李文中看來,個人養老金業務有望成為險企新的業務增長點。原因在于,當前壽險業轉型尚未完成,行業發展面臨較大壓力,各家公司都有尋找新的業務發展突破點的強烈愿望。同時,現階段資本市場波動加大,隱藏較大風險,市場利率一直處于低位,民眾也迫切希望有新的投資理財途徑。另外,前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公布的結算利率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楊澤云則指出,雖然保險產品個人養老金是應對老齡化的最佳產品,但消費者對銀行等金融機構具有根深蒂固的信任感。此外,由于個人養老金保險的傭金不高,營銷人員可能缺乏積極推銷的動力。因此,個人養老金可能會增加保險公司的業務,但也難以成為保險公司的增長點。不過,這會引發公眾對于養老風險的認識,可能會帶動保險公司其他養老保險產品的銷售。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