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已經結束,國考被稱作是公務考試中的“風向標”,今年國考確實有不少新動態,令許多考生措手不及。
部分崗位出現“學歷限制”的情況,只面向本科學歷的應屆生,研究生即使學歷很高,核心競爭力強,仍舊不能報考,多地國考招錄職位擴招,招賢納士,給有才人士廣闊的平臺,盡情展現自我,發揮所能,叫人欣喜。
加上疫情反復,中小型企業轉型或倒閉,就業形勢如同雪上加霜,越來越多畢業生涌向編制,渴望端上鐵飯碗穩定下來,或者將個人價值最大化,由此導致報名人數猛增,具體情況如何?一起來看看。
國考報名人數超250萬創新高,熱門崗位前三甲,均來自稅務系統
據官方發布相關數據顯示,2023國考報名人數超過了250萬,10天報名時間,人數幾乎呈直線式增長,創下歷史新高,由此可見,競爭有多激烈。
我們知道,部分崗位有了明確的學歷限制,畢業生又迫切想上岸,說明擴招趨勢明顯,招錄人數在增多,計劃招錄3.71萬人,設有17655個崗位。
眾多崗位中,報名考生人數最多的崗位,前三甲均來自稅務系統,有關數據顯示,國考報名第1天,國家稅務總局曲麻萊縣一級行政執法員一職,共有6002人報名,實際招錄1人,工作地點位于青海省,我國西北部城市,沒有北上廣的繁華,卻有這么多人報名。
主要是學歷門檻很低,大專以上即可,無需工作經驗,不是黨員身份也可以,大多數畢業生符合條件,差不多的工資,端上鐵飯碗,多體面,還不用擔心會失業,因此,即便條件不是特別好,依舊能夠吸引了許多人。
陜西省稅務局有8.2萬人通過報名審核,廣東省稅務總局有7.8萬人通過報名審核,稅務局工資待遇比較好,門檻又不是特別高,今年畢業生估計要笑開了花。
空缺名額較多的崗位,大多來自鐵路系統
國考報名期間,我們還看到有上百個空缺崗位,部分崗位到報名截止時,依舊沒有招到人,有點出乎眾人意料。
“掛零”職位基本來自鐵路公安、統計局、特殊職位等,相對來說,統計局、特殊職位的要求高,畢業生專業性要很強,名校應屆生、研究生、優秀大學生將優先被錄用,包容性不是很大,符合條件的畢業生不多,這一類考生往往還有更多好的機會。
不過,大多數崗位來自鐵路系統,今年仍舊是擴大了規模,學歷門檻不算很高,大專學歷,畢業生專業技術高,不是沒有希望上岸,工資待遇不差,為啥會出現“掛零”情況?
可能畢業生對自己沒信心,擔心自己無法勝任,不少鐵路崗位工作地點偏遠,環境艱苦,需要值班、執勤,工作內容繁瑣又辛苦,離家千里,異地工作,語言不通,無法確定要不要留下來,服務期限較長,一般為5年,異地調動又比較難,畢業生往往就猶豫了。
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沒有什么閱歷,家庭條件不是很差,基本沒吃過什么苦,如果盲目報考,上崗了再后悔就來不及了,應屆生的身份,不只能報考公務員,還能報考事業編,或者進入大廠,選擇余地較大,畢業生的想法沒什么不對。
也有的大學生想報考,自己的能力卻不太夠,公務員是國家公職人員,選拔機制嚴格,不會因鮮少有人報考就降低門檻,最后無人報考就會取消,寧缺毋濫。
考生若沒通過審核,是否要再戰,還望慎重
今年國考報名人數增多,沒通過審核的考生相信也會創下新高,不乏一些“多戰考生”,失敗一次就再嘗試,屢試屢敗,考生執著的精神叫人感動,可若是太執拗,反倒就不明智了,大學生別犯糊涂。
國考沒通過審核,想要通過后天努力爭取一線希望,結果很大概率還是失敗,考生不如換個角度選擇生活,國考的工作固然有許多優勢,未必適合所有人,工作也沒有想的輕松,考生還是要慎重,不要浪費時間和精力,揚長避短,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出路。
通過審核的考生也不要高興太早,后面的考核一個比一個難,都不能掉以輕心,考生要懂得及時止損,不要做無用功,堅持努力,持之以恒,必定也會在其他領域發光。
討論話題:你如何看待“國考熱現象”?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于網絡)#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