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自從今年6月21日到10月25日,來自中國新疆地區的1053批次太陽能組件被積壓在美國的港口無法入境,總價值達到上億美元,這些組件包括太陽能板和多晶硅電池,且主要來自中國的三個制造商:隆基綠能、天合光能以及晶科能源。這三個公司此前在正常情況下差不多是美國三分之一的太陽能組件的供應來源。拜登政府的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顯然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由于被美方扣押,導致至今沒有一批獲得清關,組件在美國港口堆積如山,為了避免產生巨大損失,這三家公司唯一能做得就是暫停對美方提供產品,美方之所以打擊來自新疆地區的太陽能組件,就是基于美方頒布的一部涉疆法案,其要求所有進入美方的新疆產品,必須提供所謂的“證據”,證明其不存在所謂“強迫勞動”問題,否將將會沒收產品。
很明顯,拜登政府出臺該惡法,就是在限制是中國新疆的產業發展,污蔑中方存在所謂的“人權問題”,如果企業不能自證清白,那么美國海關就能堂而皇之的吞沒產品。
但是美國將中美正常的商業活動政治化是不可取的,在太陽能光伏產業,美國一直嘗試對中國的光伏產業進行打壓,一方面他們提高關稅,另一方面大幅度地抑制中國的光伏產品出口,但是全球太陽能設備80%都是中國提供,美國不選擇中國太陽能設備,又該選擇哪個國家的?又有哪個國家太陽能設備成本比中國低呢?
對于美方的無端打壓,中方回應稱,敦促美方政府必須停止這種無中生有的理由進行的無理打壓,為兩國的合作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美方行為充分說明了,事實上,美國還是帶著有色眼鏡在針對中國,并且這一點在未來也不會停止。
其實美方從10年前就開始打壓中國光伏企業了,當時的美國還是光伏產業的“龍頭老大”,一度有很大機會壟斷全球光伏市場,如同今日的半導體行業一樣,當時的美國在光伏上掌握絕對的控制權和定價權,而中國在當時還是處于步履蹣跚的起步階段,美國專家就提醒,要警惕我國的光伏技術。
不過10年過去了,光伏產業發展速度在各種可再生能源產業中位居第一,全球光伏累計裝機容量擴張了320倍,中方的光伏技術遙遙領先,光伏用硅片產量占全球的97%,累計裝機容量穩居世界第一,而美國只能“屈居”第二。
在拜登上臺之后,美國加大力度推進新能源產業,一方面是借助氣候問題在全球造勢,另一方面美國對光伏太陽能以及清潔能源都非常重視,在拜登提出的方案當中,想建立一個的新能源領域霸權,這是美國的夢想,所以他會全力以赴去推進。
但是中美兩國在光伏產業上的差距越來越大,美國開始急于奪回行業領導權;可是美國在光伏產業前期的工作太差了,連基本的自給自足都做不到。美國沒辦法跟中國叫板,中國的光伏產業優勢太明顯了。
對此中方外交部也做出了回應,發言人趙立堅表示,所謂“強迫勞動”就是某些國家的謊言,美國以謊言為依據,破壞中美貿易,這將損害世界利益和美國利益。美國應立刻停止對相關中企的無理打壓,中國將繼續維護中企的合法權益。而中國產的電池板暫停運往美企,完全是美國人一手造成的,只能說美國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美國越是這樣針對中國,越是說明其做賊心虛,在這些商品上搞小動作,為此緩解中國前進的步伐,光伏產業作為新能源產業,基于低成本,減少能源消耗,才能不斷地發展,美國一味地打壓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最后作繭自縛,美國自身損失慘重無法發展起來,實踐證明,加強合作,共同發展方為發展之道,滿腦子都是對立,只會是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