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的時候,老師有沒有為哪些學生搞過特殊?小的時候學生們不知道,長大以后就明白了,為什么有些學生不聽話,就要坐垃圾桶旁邊,而有些學生“不聽話”,就要坐講臺前,這都是老師想出來的方法罷了。
而這種區別,往往也在于有沒有收家長的禮,有些家長習慣了找“熟人照顧”,也有些老師習慣了收錢“照顧熟人”,就這么來來回回,可真是苦了一些普通家庭的學生。
家長為感謝老師“自愿”捐款,結果事情敗露,校長無奈退回70多萬
在廣西玉林一個家長群里中,出現了某家長在群內組織捐款的情況,據說是用來表達謝意,現在事情鬧大了,老師們肯定唯恐避之不及了。
舉報的是李女士,她反映某實驗中學高三1907班有家長組織每人捐360元,并且會不定期的在群里公布已捐家長和未捐家長的名單,1907班有80個學生,捐了2.84萬元,而班主任更是自作主張,收了錢,準備給各科班主任發下去了。
而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官方的證實,官方在排查的時候還發現,其實不只是這一個班,而是整個實驗學校的高三年級學生家長,都接到了“捐款”的要求,共24個班,也就是說,班班都存在這種情況,難道家長群是這樣用的?
本來家長群的風評就已經受害,沒想到還是有人不愛護這片教育環境,相信這么多家長里,肯定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是自愿的,但是迫于無奈,為了孩子家長還是交了。
反正對于現在的家庭來說,360元并不算什么,也有可能是一家人出去吃兩頓飯的事情,但是合計下來,這24個半,竟然收取了70.61萬,這么龐大的數字,真的就不容忽視了。
好在最后的處理結果也是大快人心,相關部門不僅在教育系統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通報,還展開了全面排查的工作,如果調查到有其他的學校也存在這種情況,肯定要出手制止了。
家長為感謝老師“自愿”捐款,結果事情敗露,校長無奈退回70多萬,真是令人十分無語,真心不希望這類事情再發生了。
送到學校的孩子不是“人質”,家長沒必要太卑微
有些時候,家長都是為了學生在學校能更好地學習,所以什么事都愿意做,可是,一些不斷降低底線的事,從始至終,都不應該妥協,家長要想明白這一點。
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有時間和精力去應付這些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扼殺在搖籃里”,家長們都站在一條戰線上,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當然,也有家長想說,自己是真的想感謝負責任的好老師,但不管家長再怎么“真誠”,也沒有必要用這種方式,對自己對老師來說都不好。
即便老師教育有方,家長也不該以送禮表達感激之情
其實,這樣做最容易“腐蝕”老師的內心,尤其是年輕教師,隨波逐流時間長了以后,也就習慣了學生家長送禮的事情,可能等家長不送的時候,老師還覺得奇怪呢,所以這對老師是沒有好處的。
再就是這樣也容易加重老師之間攀比的風氣,老師們都坐在一個辦公室里,難免會嘮嗑說一些八卦之類的話,形成攀比之心以后,就會更不容易滿足,這樣對任何一位家長都不是件好事。
如果家長想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可以逢年過節發布關于慰問的短信,情真意切即可,既不打擾老師,也不給老師留下自己事太多的印象,就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好的環境了。
要是覺得還不夠,在學校領導等他人的面前多美言幾句,表達對老師的認可,為老師樹立好的口碑,對老師來說也是一種很大的幫助了。
筆者寄語:其實有些家長已經習慣了送禮,每當孩子到一個新的學校,就會想辦法搭關系,找認識的人,不是攢一桌酒局,就是登門送禮,如果讓孩子知道,而老師也發現學生知道自己收禮的話,兩個人在學校都會很尷尬,根本就不是好的學習環境。
因此,希望家長們能做到不與送禮的家長同流合污,在恰當的時候,做個清醒的人,當然,也希望學生們能在學校期間,好好表現,通過自身優異的成績,得到老師的喜歡。
今日話題:你覺得家長對老師表達感謝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