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質疑:學生不交作業,到底是老師的責任還是家長的責任?

導讀這些年,家長與學校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家長與老師身上,而矛盾的大部分根源都來自作業。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既然上學了,學習的事情都歸老師管...

這些年,家長與學校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家長與老師身上,而矛盾的大部分根源都來自作業。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既然上學了,學習的事情都歸老師管,包括作業問題。如果孩子完不成作業,那是老師的事,不要老是找家長。

近日一位家長就發文質疑:學生不交作業,到底是老師的責任還是家長的責任?她還列舉了幾個理由。

1、為什么我們這個班?每天有那么多學生不交作業?

是學生不會做作業?還是學生不想做作業?還是學生不知道作業?

2、家長也不知道孩子作業是什么,孩子說做完了家長也無從下手呀!

孩子已經五年級了,家長是不是該放手了呢?



從家長的談話來看,好像理由也很正當,至少不是家長不愿意管,而是沒辦法管。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都知道,作為老師,如果孩子完不成作業,肯定會第一時間聯系家長,認為家長監管不到位。那么問題來了,孩子的作業問題到底是誰的責任呢?

個人認為,在孩子良好習慣還沒養成之前,家長的責任更大一些,理由也很簡單。

第一:這個作業一般指的是晚上作業,晚上作業是孩子在家完成的,家長有責任監管。

很多家長都認為,家長既然把孩子送到學校了,那么學習上的事就全部交給老師了。孩子學習差是老師的責任,說明老師沒好好教;孩子作業沒完成,更是老師的責任,說明老師教育得不到位。但現實真的是如此嗎?

比如這個晚上作業,是孩子在家完成的,難道家長沒有義務督促孩子完成嗎?就算老師有心也不可能到學生家里一一督促吧。況且小孩子學習主動性都不強,如果孩子不聽老師的話就是不寫呢?老師能怎么樣?現在的老師也不敢體罰孩子們。

相對來講,家長的權利就比較大了,如果孩子敢不寫作業,家長完全有資格采取一些體罰的手段對待孩子,孩子還不敢反抗,所以這方面讓家長教育孩子效果反而會更好。

至于家長說的作業多或者不寫作業,那些都不是理由。作業多為什么有些孩子很早就完成了?不知道作業難道家長不會問別的孩子嗎?

第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特別是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小學生最重要的就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包括認真聽講和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很多人認為,這都是學校老師的事,與家長無關,個人認為,這些恰恰是家長的責任。

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如果一個孩子生活習慣很好,那學習習慣大致也不會太差。而良好的生活習慣都來自家長的培養,從孩子剛會走路,剛會說話家長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一些良好的習慣,包括不亂扔垃圾、按時吃飯睡覺、不撒謊、不亂動別人的東西、不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等等。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家長也應該培養一些簡單的學習習慣了,比如獨立睡覺、上課不說話,不做小動作,和小朋友友好相處、不打人不罵人、聽老師的話等等。只要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很好,上了小學表現也不會太差。

可以說,孩子的學習習慣與家長有很大的關系,孩子不寫作業更是家長的長期縱容,但凡家長嚴格要求一點,孩子們都不會完不成作業的。

在孩子的學習上老師當然有巨大的責任,但也不能否認家長的責任,雙方密切合作,孩子才可能更優秀。

現在很多家長不想管孩子的學習,認為學習上的事都是老師的,與家長無關,這絕對是強詞奪理毫無科學道理。

老師當然有責任讓孩子們學習好,但是老師教那么多學生,為什么有的孩子學習很好有的卻很差呢?是老師對待不公嗎?當然不是,而是每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的程度不同。有些家長天天在家輔導孩子,孩子想不優秀都難;而有些家長呢,可能連孩子的作業都沒看過。不想付出還希望孩子成績優秀,怎么可能呢?

除非孩子天生就特別優秀,大多數孩子都是家長付出得越多,孩子就越優秀,家長的教育絕對有很大的關系。

寫在最后:

目前的教育拼的就是家長,因為學校提供的教育已經到頂了,現在的學校配備的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老師,孩子還成不了才,真怪不了別人。同樣,在孩子的作業問題上,家長也不要推卸責任,老師肯定會管,但未必每個孩子都會聽,所以最終還得看家長,畢竟孩子是家長的,決定了家長未來的幸福指數。

大家對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