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讀十余載,只為金榜題名時,學生努力學習,家長拼盡全力做好后勤工作,為的不過是學生能夠在高考的考場考出優異的成績,走進理想院校,而相比之下,高三的學習最為緊張,學生的壓力最大。
學習本身就會給學生帶來壓力,高三學生的壓力可想而知,他們需要放松,需要以某種形式來釋放內心的壓力,家長都能做到理解,但某學校似乎不理解,還“狠狠”的責罰了學生。
學生犯錯,理應受罰,但要有“度”,而不是想怎么罰就怎么罰,在甘肅發生了叫人不解的一幕,高三學生因為“隔離期”下樓溜達,被學校給予開除學籍、留校察看半年的處分,這看起來很離譜,也讓人難以置信。
高三學生“隔離期”下樓溜達被開除?教育局回應,家長終于放心!
想必不少人會發出疑問,高三學生“隔離期”下樓溜達被開除?學校在想什么呢?還是高三學生,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是一個家庭的希望,說開除就開除了?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特殊時期,很多學生都在家上網課,雖然學生和老師都很排斥這種方式,但也是被迫無奈,那么在甘肅的某高中,兩名高三學生在“隔離期”違反了相關規定,二人下樓溜達做活動,于是,學校便給予了這樣的處罰。
對于這樣的處罰,網友可是坐不住了,有人說:學生不懂事也就算了,怎么現在連大人也不懂事了呢,學校不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嗎,對兩名高三學生說開除就開除?還有人說:下樓而已,還以為犯了多大的錯誤,他們的學習壓力大,釋放壓力很大必要,更何況只是下樓溜達。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兩名學生犯錯在先,是應該接受懲罰,畢竟存在著“安全隱患”,但是學校也不應該直接給予開除,不但學生接受不了,學生的家長更是難以承受,誰也不甘心多年的努力就這樣功虧一簣。
隨著事情的發酵,相關部門也給予了高度重視,教育局回應,家長終于放心,教育局表示:處罰不當,已責令撤銷,會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同時,也會進一步加強對學校的管理指導,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
看到這樣的回應后,家長表示終于放心了,這對一個家庭的打擊太大了,還好撤銷了,可見,家長也是松了一口氣,而針對這件事筆者認為,受影響最大的是學生,高三學生正處于一個特殊階段,他們會偶爾會叛逆,偶爾會鉆牛角尖,因此希望學校能夠多給予學生一些理解,學會換位思考,也希望家長不要在學生犯錯誤后,一味的指責,表面上堅強的他們,內心實則很脆弱。
高三學生“很敏感”,學校和家長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
高三學生即將面臨的是高考,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往往都會將心思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每天說得最多的就是提高成績,沖刺高考,筆者認為這種做法并不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比學習成績要重要的多。
筆者看來,高三學生在學習緊張的氛圍下,會變得十分敏感,作為學校、作為家長,最應該做的是給予高三學生關心,他們需要鼓勵,需要學校和家長的認可,這才會讓學生有更大的動力。
當然了,話說回來,不管怎樣,作為高三學生,年齡已經不小了,要去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要按照規定去做,不可擅自做主,更不可以出現“明知故犯”的現象,這對自己不但沒好處,還會對學業產生影響,希望學生們能夠聰明一點。
高三學生的壓力大可以理解,而釋放壓力的方式有很多種,在特殊時期,學生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自己放松,可以聽音樂、看書、還可以和好朋友談心,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下樓溜達屬實不對,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
而作為學校,或許會有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會去嚴格懲罰學生,但也要考慮學生、考慮家長的感受,要讓自己處罰方式得到認可,而不是讓眾人反對,希望各所學校能夠引以為戒,也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多多關注學生的狀態,助力學生高考。
今日話題:作為旁觀者,你如何看待學校的處罰?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