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長把兒子的作業發到工作群后,員工們欣然接受,原因令人扎心

導讀“家校溝通”已成為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看到家長群的新消息提醒,家長就開始焦慮。和班主任老師溝通,要比和自己的領導更要小心翼翼,自己...

“家校溝通”已成為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看到家長群的新消息提醒,家長就開始焦慮。和班主任老師溝通,要比和自己的領導更要小心翼翼,自己尷尬不要緊,影響學生在老師心目中的位置那就不好了。

現如今各式各樣的家長群,已成為家長時刻需要關注的對象。無論是學校老師建的群,還是課外輔導班的群,家長稍有怠慢就會錯過重要通知。

有家長納悶,自己小時候沒有家長群的時候,都是學生自己把老師的通知和作業記到本上,回家拿給家長看。現在的學生,為啥就不能自己傳達通知呢?

一家長把兒子的作業發到工作群后,員工們欣然接受,原因扎心了

秋季新學期開學后,有的學校規定不讓老師再往家長群里發作業和通知。盡量鍛煉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也能減輕家長的負擔。結果老師和家長不僅沒有減輕壓力,反而出現了更多尷尬的事。

有一位數學老師想鍛煉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第二天帶10000粒米來學校。老師課堂上已經舉例講解過通過重量估算的例子,學生只需要數100粒米,稱出重量,再稱出100倍的重量即可。

學生回家沒有傳達清楚,老師也沒在群里通知,結果全家老小齊上陣,數了一夜大米,才勉強完成任務。結果第二天拿到學校家長無言以對,要是老師能提前告訴家長一聲,也不至于做出這樣的傻事。

諸如此類的事情有很多,老師讓學生帶多肉植物上學,結果第二天學生帶了一塊豬肉。家長也奇怪,為啥要帶生肉,可還是要照辦。后來家長忍無可忍,建議老師還是發在群里吧,以免再傳達錯誤。這回學生倒是省事了,家長還是因此鬧出笑話。

一位家長想把老師發在家長群里的作業內容,轉發到家庭群里,結果不小心發到了工作群。員工們想都沒想,紛紛回“收到”。直到一位年紀偏大的員工發現問題,自己的孩子已經上大學,明顯不是老師布置的,而領導布置的工作內容怎么還有親子閱讀?

這時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大家看到有人布置作業已經見怪不怪,把公司群當成家長群,把領導當成老師來回復。大家彼此會心一笑,這種條件反射著實有些扎心,真不知道上學的到底是學生還是家長。

家長群里的社死名場面,但愿你沒遇到過

提起因為發錯消息引起的社死場面,家長們真是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最常見的就是發錯群,把老師發來的通知,發給別人,大家都能理解。若是把發給別人的消息,發給了老師,或發到班級群里,那才叫社死名場面。

一位幼兒園家長想用過來人的身份,給剛上幼兒園的朋友一點溫馨提示,結果發給幼兒園老師了。雖然沒有一句是直接說老師壞話的,但是這內容相當于把整個行業都罵了一遍,老師自然也涵蓋其中,真是解釋不清了。

另一位家長更尷尬,為了拉進和老師的距離,想把單身女老師介紹給小舅子。結果把老師的照片發到了家長群,老師們看完臉都紅了,聽說過家長送禮的,沒想到還有送大活人的。

還有一些家長之間的對話,讓其他家長看完笑掉大牙,看來夫妻感情不錯,這樣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一般都不會太差,就是馬虎的習慣很容易影響學生。

除了家長會發錯消息以外,老師發錯消息才是真正的尷尬,一不小心甚至會飯碗不保。一位幼兒園老師本來在和家長聊“夾帶私貨”的問題,原本家長們也是心知肚明,只是為了學生著想,不會直接捅破窗戶紙,但是看到老師的心里話時,還是難以接受。

這樣的錯誤,就不能簡單的用馬虎來形容了,與前面那些社死情況不同,明顯這位老師已經違反師風師德。如今暴露出來,只能說是多行不義必自斃。家長自然不能坐視不理,必然會要求嚴懲。但愿這樣尷尬的情況,大家不會遇到。

寫在最后

家長群的出現,確實大大提高了老師的辦公效率。短時間內就能完成和多位家長一對一溝通,也能讓學校的通知更加快速準確地傳達給家長。

只不過老師也要明白,凡是有兩面性,要利用好手中的這把利劍,在享受到快捷便利的同時,也要做好群管理,以免造成負面影響。

今日話題:大家遇到過哪些家長群社死情況?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秋日生活打卡季#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