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記者反映中公教育拖延退款一事,2021年他與中公教育在簽訂了“保過”協議后,原本應該退費的時間被延長至今。不只是他,濟南地區多個學員也向記者反映了中公教育退費難的問題,涉及的退款金額從幾千到幾萬元不等。
記者從多方了解到,此次退費難涉及多個校區,一些學員反映在投訴多次后,于近日得到了中公教育退費的協商方案。在多次嘗試撥打中公教育北京總部電話未能接通后,17日,記者來到位于濟南經十路的中公教育大廈,專門負責處理退費的工作人員回應稱,退費難是因為學員扎堆退費,現已有補償方案,部分不同意補償的學員還在協商中。
多名中公教育學員稱遭遇退款難
“中公就是趁著疫情鉆了個空子,先是說面試完退錢,后來又說補錄完再退,現在流程走了快一年還沒退成”,近日,市民李先生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在中公教育退費難的經歷。據了解,2021年11月公務員考試前,他在中公教育繳納了2萬余元的學習費用,并與機構簽訂“保過”協議,面試或筆試任何一項沒通過均可全額退費。
協議退費標準
他告訴記者,筆試結束后自己沒進入面試。按照協議約定:“筆試未通過的退費辦理時間為在考試中,所有考試甲方均未進入考試主管單位發布的面試名單及后續發布的遞補、調劑、補錄等名單中,且報考的職位已開始面試環節”,這筆退費理應在面試開始后的30—45個工作日完成。
協議中明確了退費提交時間與打款日期
李先生說,在自己準備退款時,中公工作人員以面試全體結束后才能申請為由拒絕退款,“開始是面試結束退款,后來就成了補錄結束才退”,李先生說,直到2022年招考全部結束后他再次向中公教育申請退款。“即使是按照所有考試結束后的時間退費,也已經逾期了”,他說。
市民韓女士也有著同樣的遭遇,“我是2022年8月21日申請的退款,當時所有筆試面試都結束了,中公的老師說可以提交退款了,按45個工作日來算,最晚應該在10月27日到賬,但是現在已經十一月中旬,還沒退成”。
記者多方了解到,此次退費涉及到的學員不在少數,涉及包括濟南市區、章丘區在內的不少校區,還有一些省內省外的分校。不少學員們簽訂的都是“數額”較大的“包過”協議,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學員稱中公教育正嘗試簽訂補充協議
韓女士告訴記者,就在自己撥打市民熱線投訴后,中公教育工作人員聯系了自己。“他們要延期退款,現在想讓我們再簽協議”,韓女士提供了一張她和工作人員的聊天記錄,內容是工作人員向其解釋補充協議規則。
“12月14日之前打款,可以學習中公所有的課程到打款之前,網課面授考研都可以,再就是1月20日之前,學習中公任意課程到考試之前。費用到期就打款,打款后接著學。以上內容會寫承諾書”,在聊天記錄中,工作人員解釋道。
韓女士提供的聊天截圖
李先生也表示,自己在各個平臺投訴后,工作人員也與他進行了聯系,告知將在11月24日前把學費退回他的賬戶。“現在好像每個人的退費方式都不一樣,有些能退,有些就退不了。我還聽說山東省內明確時間退費,外省的要分期退款”,他說。
第三方軟件顯示,中公教育目前的工商狀態處于存續期間。記者多次撥打中公教育北京總部電話,均無人接通。隨后記者撥通了中公教育(山東)分部的售后電話,對方稱暫不方便透露。
“不方便回應,具體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相關部門”,同時該工作人員拒絕透露相關部門聯系方式。在微博、抖音等媒體平臺上,不少遭遇退費難消費者發聲反映此事,有人曬出截圖稱官博無人回復,電話處于空號或無法接通狀態。
中公教育濟南總部:正與學員協商中
17日,記者來到位于經十路的中公教育大廈,一些教室正在正常上課。專門處理退費的工作人員表示,近幾個月學員扎堆退費。“本來一年的退費全部集中在這幾個月了,主要就是因為疫情導致了公務員考試推遲”。
教室正常使用上課
“我們確實延遲退了,但也在和學員積極協調”,工作人員說,目前正與學員溝通延期退款方案。“同意延期退款的,退款前可以免費學習中公的課程”,記者從她口中得知,如今公司的退費政策為,對山東考生是延期一次性付清,對其他省份實行分期返還。對不接受延期退費的學員暫時還在協商中,之后可能會有新方案。
對此,有律師表示,消費者與中公教育簽訂的“保過”協議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消費者可憑借該協議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如果人數多的話可以向公安部門申請報案”,律師稱,消費者可先撥打12345市民熱線反饋問題,由市場監督管理局調解,如調解不成可提起訴訟。
對此,濟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此前曾接到過市民對中公教育的投訴電話。“市民可以通過12345市民熱線或者屬地市場監管局進行投訴”,工作人員稱,雙方先以約談調解、協商退費為主,如若協商不成,市民可自行通過訴訟等其他途徑進行維權。
新黃河記者:郭夢桐
編輯:趙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