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東豐縣大陽鎮寶山村的王恩宇、王雪夫妻依靠家鄉得天獨厚的梅花鹿資源優勢,開啟養鹿之旅,敲開了屬于他們的致富大門。王恩宇和妻子王雪大學...
東豐縣大陽鎮寶山村的王恩宇、王雪夫妻依靠家鄉得天獨厚的梅花鹿資源優勢,開啟養鹿之旅,敲開了屬于他們的致富大門。
王恩宇和妻子王雪大學畢業以后,一直在外地打拼,父母經營著一間不大的鹿舍,但由于規模小所以經濟效益一直不理想。出于對梅花鹿養殖前景的看好和回鄉創業的熱情,王恩宇放棄了外地的高薪工作,選擇回到東豐寶山村,成為了朝耕暮耘的“下鄉族”。
萬事開頭難,夫妻倆人由于剛開始接觸梅花鹿,缺乏養殖經驗,養殖過程中,常常被各種問題弄得手忙腳亂。
一切工作貴在堅持,一切收獲出于耕耘。六年里,小兩口始終堅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把握每一次機遇,鹿場經營也漸漸上了規模,梅花鹿的養殖數量翻了一倍。今年,新出生的66頭小鹿寶寶,將來就能給他們夫妻倆帶來30萬元的收入。
寶山村五組是梅花鹿養殖大組,16戶村民中就有14戶從事梅花鹿養殖。為了實現收益最大化,王恩宇主動聯系每戶養鹿的鄰居,和鄰居們談了創辦梅花鹿養殖合作社的想法,并很快付諸行動。
通過夫妻倆的積極帶動,合作社的規模越來越大,養鹿道路更加順暢,社員獲得了效益,合作社也贏得了口碑。難能可貴的是,合作社里多了不少新鮮的血液,也多了不少像王恩宇夫妻倆一樣的“80后”“90后”養鹿人。
養殖變好了,銷售也不能落下。王恩宇夫妻不僅在養殖上注重學習新技術,在銷售方面也不斷引入新方式,通過線上銷售打開銷路。
人們總說“條條道路通羅馬”,對小兩口來說卻是頭頭梅花鹿都通向致富路、幸福路。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孫爽 李豐陽 苗躍嘉 王俊植 宋智強
編輯:吳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