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
黨的二十大為社區養老事業指明了方向。邁入新征程,長春市持續聚焦“到2035年,全國城鄉實現老年友好型社區全覆蓋”的工作目標,為老年群體提供多層次、高品質、專業化的養老產品與服務,全方位開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了2022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名單,長春市11家參選社區全部入選。這11家社區緣何全部上榜“國字號”示范社區?他們的為老服務有什么亮點?記者繼續進行了探訪。
青浦社區:養老服務大集成為老年朋友的“暖寶寶”
長春市綠園區青浦社區養老服務大集上的項目繁多,把惠民又貼心的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
豐富、實用、優惠……說起長春市綠園區鐵西街道青浦社區的養老服務大集,附近居民都會連聲贊嘆。不久前剛剛入選“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的青浦社區,把多項惠民服務聚攏到一起,為居民搭建了一個在家門口就能感受溫情、享受便捷的服務平臺。
長春市綠園區青浦社區免費磨菜刀的服務深受居民歡迎。
“為轄區老百姓免費理發、磨刀,這個活動我們堅持很多年了,也得到了轄區老百姓的一致歡迎。”青浦社區協同治理服務中心負責人王忠臣說。其實,為老人免費理發、磨菜刀是養老服務大集的“引子”,因為十分受歡迎,經過多年工作經驗的摸索,青浦社區黨委書記石慧玲十分清楚,轄區老舊小區較多,老年人占到了總人口數的36.3%,把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公益化、長效化服務需求作為突破口,才能使轄區內老年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快速、便捷、優質的社區服務。
長春市青浦社區的養老服務大集從“頭”做起,到家門口為老年朋友服務。
于是,養老服務從“頭”開始,延伸到了助浴、推拿,再到關愛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甚至請到了心理醫生陪老年人“話療”,涵蓋方方面面的一項項“小服務”,都成了養老服務大集里能夠貼在百姓心坎兒上的“暖寶寶”。
長春市綠園區青浦社區養老服務大集上,居民可在家門口購買到優惠又優質的生活物資。
青浦社區的養老服務大集分為定期和不定期兩種。2020年7月12日,由20家商戶參加的“青浦社區養老服務大集”首次開集,就讓老百姓眼前一亮。社區黨委搭建商家與居民供需平臺,采取協商議事的辦法,組織商家簽訂消費協議,推出消費返券、刷卡有禮、滿額折扣等促銷讓利措施。商家也紛紛亮出自己的優勢吸引消費者,洗滌清潔用品、家庭日用品、凈水設備,米、面、油及時令蔬菜、茶葉等便民產品應有盡有。
一站式的大集搬到家門口,樂壞了附近的老年居民,張興華老人說:“老年人平時就怕上當受騙買到假貨,有了養老服務大集,買啥都放心,價格實惠還有保障。”
養老服務大集開辦到今年,青浦社區協同治理養老服務中心已吸引68個商戶,由點到面、由集中到分散,把大集辦成了定期專場服務和每天都在開辦養老服務兩種,覆蓋面更廣。
長春市綠園區青浦社區為失能、半失能老人贈送尿不濕、隔尿墊等物資。
因為有了社區基金,不定期的養老服務也更為豐富和貼心。社區基金是青浦社區與長春市慈善總會共同發起成立的,用于社區群體關愛、社區救助、社區公益、社區營造、兒童幫扶等公益慈善項目。30多位失能、半失能老人收到了紙尿褲和防褥瘡尿墊;長期臥床的老人舒舒服服地在家洗上了熱水澡;有心智障礙、經常走失的24歲患者戴上了定位手環,家人終于不再發愁找不到人了……“社區請來理發師,跪在床上給母親理發,我心里特別感動。”居民趙虹的母親年逾九旬,行動不便,為社區能夠把“大集”服務送上門而感動不已。養老服務讓老年人對青浦社區的歸屬感、依賴感日漸濃厚,居民笑開顏。
自由大路社區:助老服務讓老人樂享晚年生活
家住長春市朝陽區長慶路附近的71歲的王大娘,在下樓時不小心摔傷。社區了解到情況后,馬上聯系了專業護工幫忙護理,兒女只需下班后接續照顧。老人省心、子女省力的方式讓王大娘和她的老姐妹們連連稱贊,而這得益于長春市朝陽區桂林街道自由大路社區引進的第三方社會組織——長春市助福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這是一家專業性養老服務組織,他們有專業的服務團隊,為老年人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養老服務,并且與市里的吉大一院、二院等醫院合作,開辟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運用醫養結合等多重養老模式,滿足老年人的助醫、養老需求,深受老年人的歡迎。
志愿服務“大集”走進長春市朝陽區自由大路社區。
桂林街道自由大路社區東起人民大街,西至新民廣場、南起明水路、長慶路、工農大路,北至自由大路,轄區面積0.32平方公里。個體工商戶165家,企事業單位28家。社區面有9個網格,共有居民樓宇65棟、214單元,轄區有居民3128戶,共9220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有2687人,80歲以上老人占老人總數的22%,是典型的老齡化社區。“我們轄區周邊有不少學校,家屬區多,退休老教師、老黨員多,不少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邊,空巢老人多。所以對于我們來說,為老服務工作是一項關乎民心的長期、重點工作。”說起社區的養老服務,自由大路社區黨委書記李娜表示,根據社區的實際情況,他們以黨建聯盟為依托、以文體活動為抓手、以提升老年群體幸福感為目標,凝聚服務力量,細化深化為老服務項目,探索為老服務新模式,完善社區設施儲備,從健康、宜居、友愛、互助、歡樂、幸福、智慧七個方面全方位建設健康家居式友鄰社區。“引進社會組織充實社區為老服務力量就是我們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區的舉措之一。我們通過活動為轄區老年人和助福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牽線搭橋,除了為社區居民提供醫療保健康復護理、就醫陪同、網上掛號、預約專家等服務,還提供家政及維修服務、法律咨詢與維權、精神慰藉等一系列服務,很受居民們歡迎。”
長春市朝陽區桂林街道自由大路社區開展的做花燈活動大受居民歡迎。
長春市朝陽區自由大路社區組織開展文藝演出。
“我們社區的活動可多了,有書畫展、歌舞表演、健康義診、知識講座……幾乎周周我們這幫老頭老太太都要到社區參加活動!”社區居民姚淑方告訴記者,“病了有人管、煩了有人跟你嘮嗑,沒事兒就到社區轉悠轉悠,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他們的退休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志愿服務“大集”走進長春市朝陽區自由大路社區。
10月底,一場由自由大路社區和長春市晨星志愿者服務團隊共同舉辦的志愿服務“大集”在社區舉行,10多家愛心企業為轄區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了志愿服務。活動現場,參加活動的居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序排隊、掃碼登記。晨星志愿者服務團隊為居民們進行理發、修腳、眼科檢查、口腔檢查、內科檢查、中醫把脈、血糖測量、血壓測量、針灸等各類服務。天氣雖然寒冷,來“趕大集”的居民卻絡繹不絕,豐富的服務項目,受到居民們的熱烈歡迎。義診區,各位專業的醫師們針對大家提出的口腔、白內障、高血壓等疾病問題進行了耐心細致地解答,并從飲食、運動、用藥等方面給予合理的意見和建議,居民們對醫護人員熱情耐心的服務贊不絕口。理發師們有條不紊地為大家圍罩衣、打濕頭發、修剪頭發,并細致地詢問每個人的要求,義剪區笑聲不斷。修腳師傅非常用心,隨時調試泡腳水的溫度,邊為老人修腳,邊講解科學的泡腳方法,以及腳墊、硬指甲等問題的防護小常識。“能在家門口讓醫院的大夫給免費診療,感覺心里特別舒服。”“經過泡腳和修腳,我感覺整個身體都輕松了,感覺特別幸福,這些年社區開展了不少這樣的服務活動,傳遞溫暖,讓我們居民都受益。”參加活動的居民紛紛為活動點贊。
長春市朝陽區自由大路社區居民開展文體活動。
“健康在社區、文化在社區、智慧養老在社區……我們積極發動轄區資源,幫助轄區老年人實現微心愿,實現自身需求,營造敬老孝親的濃厚氛圍。”李娜書記表示,社區將繼續致力于為轄區老年人提供精準化服務,讓他們樂享幸福晚年生活。
鳳凰社區:“多幫一”讓老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11月9日,記者來到彩織街道鳳凰社區,在居民的講述中,記者感受到了轄區老人豐富多彩的社區生活。
趙淑琴告訴記者:“我們社區的各種活動團隊挺多的,在活動室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點,我們舞蹈隊的時間是周一、周三、周五上午,模特隊是周二、周四下午,樂器隊一周一次,還有太極隊、乒乓球隊……我們舞蹈隊分為三個隊,我們隊有十六名隊員,國標隊人多,我們這些文藝隊得有一百多人。平時我們社區為了豐富居民生活,搞了很多的活動和演出。”
長春市鳳凰社區“黨建領航共促發展、傳承文化歡度國慶”主題活動。
彩織街道鳳凰社區開展的雷鋒日撿拾垃圾志愿服務現場
“我們社區的活動非常多,比如經常為老年人組織義診;端午節大家一起包粽子,然后送給社區里的低保戶,有一年我們還參加了全市的包粽子大賽,特別有意思;社區還定期組織我們老年人做公益活動,上次我們沿著榮光路撿垃圾……”趙阿姨表示,社區的為老服務讓老年生活變得更精彩。
記者來到鳳凰社區辦公大樓的居民活動室,這里有近800平方米的面積,里面設施齊全,還有很多乒乓球臺。楊春元是鳳凰社區乒乓球協會的會長,他告訴記者,社區乒乓球隊有隊員近500人,隊里有微信群,大家每天都按活動時間分批分組來活動室打球。“我們鳳凰社區的乒乓球協會規模大,會員素質高,我們還免費培育少年兒童打乒乓球。”楊大叔說,社區為我們這些老年人提供活動場所,配設施,服務特別細心周到。“我們老年人的幸福感就是找樂呵,人一高興了心情好了身體就健康。我們乒乓球隊有80多歲的老人經常來打球,還有一位大姐,她很少打球,但每天都來這看大家打球,看得還很起勁,這就是我們老年人的樂趣。我們每天聚在一起,打打球,聊聊天,說說話,找找樂,這就是幸福。”
長春市彩織街道鳳凰社區義診進行中。
正如趙淑琴和楊春元兩位老人所講,近年來,鳳凰社區一直在著力提升老年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為了提高轄區老年人的“居住安全感”,社區鏈接小區物業資源,成立六個小區物業聯盟,組建安全巡邏隊伍,每天對轄區內的6個小區進行上午一次下午一次的巡邏;社區通過召開老年人座談會,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征集轄區老年人服務需求,通過在線及線下的大量數據搜集整合,為轄區老年人精準制定各類服務,匹配用戶需求,及時派出服務人員,為老年人上門提供包括家政、醫療、心理等相關服務,解決老年人的多元化服務需求;在充分了解轄區老年人基本情況及需求后,不斷招募社區志愿服務隊伍成員,整合每個志愿者的優勢,組團編隊,針對老年人需求,對轄區內駐街單位黨員、退休老干部、無職黨員、大學生志愿者等多層面進行資源整合后,采取“組團式”服務的模式,實施精準服務;為更好強化轄區老年人在社區工作中的自治作用,充分調動老年人積極性,使老年人在社區生活中更加具有主人翁意識,鳳凰社區還將推行服務積分制,創立的“愛心銀行”服務項目。通過為社區老年人開設“愛心銀行卡”,老年人每服務一次即可在“愛心銀行卡”中存儲一筆積分,積分達到一定數量,即可在社區兌換禮品或服務,從而調動老年人參與社區服務的積極性……
鳳凰社區志愿服務隊走訪慰問優秀“三長”、優秀老黨員。
鳳凰社區居委會主任沈運倩表示:“為了更好地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區,鳳凰社區匯集社工、黨員、共建單位及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實現‘多幫一’服務,常態化敲門慰問、串門談心,開展對寓教于樂的服務項目,搭建起‘樂活養老’平臺,讓更多老年人感受到社區的關愛和溫暖。”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茗 韓玉紅 馬賀
編輯:吳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