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近日,位于金灣區三灶鎮的5.0產業新空間格創云谷南區及北區迎來了封頂。按照計劃,該項目將于2023年6月正式投產。然而,園區還未完全建好,已引進科恒股份、奮達科技等上市企業入駐,預計園區達產后年產值超過50億元。
這僅是三灶鎮在“產業第一”發展戰略下的其中一個縮影。如今的三灶,聚集了高景太陽能、聯邦制藥、湯臣倍健、多美達等十多家“百億級”“十億級”企業,以及德國博世、荷蘭飛利浦、美國丹納赫等世界500強企業,多家龍頭企業正在這片熱土續寫著產業興旺的傳奇。
投資熱土
“百億級”“十億級” 龍頭企業云集
坊間有一個說法,國內優秀醫藥企業,都匯聚在珠海三灶鎮。事實上,這個說法并非毫無根據。聯邦制藥、湯臣倍健、潤都制藥、億邦制藥、金鴻藥業、同源藥業、康德萊醫療器械……這些都是三灶在生物醫藥領域內赫赫有名的“大明星”。
作為三灶鎮的根基最深的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已被列入珠海正培育的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老牌”產業穩打穩扎,新興產業也不落后。近年來,三灶園區產業加速轉型升級,依靠產業聚集優勢, 新引進無錫先導智能裝備、摩天宇、綠竹生物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再次為三灶鎮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與此同時,還有更多的優質企業紛紛選擇落址三灶。據統計,今年1-11月,新簽約引進千萬元以上項目62個,總投資70.8億元,其中新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7個。這意味著平均每個月引進6個千萬元以上的項目。
圍繞金灣區“5+2+N”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經過多年建設,三灶鎮已形成以生物醫藥、新能源、電子電器等產業為主導的多樣化產業體系。全鎮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3家,高新技術企業191家。
空間擴容
超70萬平方米產業新空間助力發展
今年4月,珠海召開的全市產業發展大會提出,2年內珠海要新建1000萬平方米的5.0產業新空間。
金灣區是“產業第一”的主戰場,三灶鎮則在這場“戰役”中沖在了前頭。當前,由各級國企在三灶鎮正在建設的的5.0產業新空間包括格創云谷南區、格創云谷北區、珠海國際健康港南拓產業園、金琴產業園等,總建筑面積超過70萬平方米。
格創·云谷北區項目效果圖
目前,格創云谷南區及北區計劃于12月封頂,2023年6月正式投產,園區內已引進科恒股份、奮達科技等上市企業入駐,預計園區達產后年產值超過50億元。
另外,三灶鎮依托生物醫藥園、定家灣工業園,充分擴容載體資源,形成承東啟西的招商“強磁場”。在全鎮范圍內開展現有各類閑置、低效工業用地和空置廠房地毯式摸查工作,制定工作臺賬,按照“先易后難、示范帶動”原則,鼓勵企業通過市場化手段盤活工業載體,實現“騰籠換鳥”。
據統計,今年以來,已盤活低效用地30宗,涉及低效閑置用地68公頃。同時,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還探索村集體建設用地以出讓、租賃等方式加快利用,為優質項目落戶提供承載空間。
優化“軟環境”
打造珠海市產業創新生態高地
“簽約39天,一期工程開工奠基;140天后,生產出第一張大尺寸硅片;落地600天,產值突破百億元。”高景太陽能去年曾一度跑出“特區速度”,創下短期達到高產值的神話。而這背后反映的是三灶鎮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
高景太陽能落地600天,產值突破百億元。張洲圖。
三灶鎮利用珠海國家高新區三灶科技工業園相關政策支持,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倍增、扶持重點企業增資擴產、支持新落戶企業加快建設投產,力保項目“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
今年以來,三灶鎮領導班子成員掛點聯系企業機制,主要領導帶頭開展152家規上企業走訪活動。建立企業服務專班,幫助飛利浦、德瑞醫療、美光原等重點工業企業紓困解難200余次,及時解決企業增資擴產、購地落戶、招工困難、停車難、注冊登記等企業“急、難、愁”問題。
同時,進一步加大對工業園區及周邊生活配套區、社區服務中心、文化、體育、教育、衛生等民生設施建設的投入。整合園區各企業需求,重點引進定家灣工業社區服務中心項目,為園區業主和企業職工解決吃、住、行、娛樂、購物、就醫、子女入學等實際問題,全面提升園區的服務水平。
2022年已經接近尾聲,2023年即將開創新局,三灶鎮已排兵布陣,在生物醫藥、新能源和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發展產業開展精準招商,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細分領域,全力圍繞上下游產業鏈開展延鏈、補鏈、強鏈工作。
同時,積極配合國企高標準產業園區的建設及招商工作,以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為重點,力爭引入更多空間資源占用少、發展前景好的創新型企業,打造珠海市產業創新生態高地。
采寫:南都記者李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