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傳來,中國商飛與中外企業簽下330架飛機大單,C919獨占300架

導讀據觀察者網最新消息,日前在珠海舉辦的C919航展上,中國商飛公司已與多家國內外飛機租賃公司一口氣簽下了共計330架飛機的協議,其中國產C91...

據觀察者網最新消息,日前在珠海舉辦的C919航展上,中國商飛公司已與多家國內外飛機租賃公司一口氣簽下了共計330架飛機的協議,其中國產C919大飛機獨占300架,ARJ21則獲得30架海外市場的訂單。

此次航展上,C919一經亮相就再次斬獲300架訂單,再結合剛完成試飛取證后C919就獲得共800架訂單一事,這很好地說明了中國國產飛機的性能十分出色,才能在短期內接連獲得訂單。

所以說哪怕現在僅僅只有1100架已確認的訂單,也無需擔心C919會沒有市場,畢竟就算是因為一些突發的地緣政治因素,中國國內市場也必將有國產大飛機的一席之地。

根據中國經濟新聞網發布的預測可知,在未來20年內中國對民航飛機的需求就高達9084架,哪怕有波音和空客這兩個飛機制造巨頭在,這么大的市場也不會完全被瓜分,更不用說就目前而言,波音很難分到中國航空市場的一杯羹。

首先是地緣政治的緣故,雖然說經濟合作不該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但這一點在大飛機這樣資金數額龐大,還涉及國家安全的交易中并不適用。

正因如此,波音與中國的交易將不可避免地受到中美關系的影響,而當前的中美關系可以說并沒有多么好,更不用說波音自己還做過損害中美關系的事,所以波音飛機也自然沒有多大可能分得中國航空市場的大部分,尤其是在C919已經取得適航證的情況下。

不過同樣的問題也少不了會發生在C919身上,畢竟C919還在尋求獲得歐洲和美聯邦的適航證,地緣政治將是一大難題——美國對中國的敵意可不算小。

其次是性價比,結合實際情況可得,中國目前從空客主要購買的A320和從波音主要購買的737MAX,價格都在1.1到1.2億美元,按照每年100架的需求來算,都將至少花費上百億美元,這還將使得中國自己的航空運輸業受到遏制。

而C919不僅對標這兩種型號的飛機,更添加了一些“黑科技”,還將因為國內自主制造的緣故大大降低成本,也有利于中國自己掌握自己的航空運輸業,簡直稱得上是中國本土市場民航客機的不二之選。

所以很明顯,在這一方面,波音再一次被C919比了下去。

最后在安全方面,波音必然是首先被排除在外的,因為737MAX接連出事的事件還歷歷在目,更何況中企被曝已經取消了737MAX的復飛計劃,相比之下,空客無疑是要比波音更安全的,但C919的安全性顯然更加有保證。

這么說是因為,上面提到的“黑科技”包含了安全方面,據試飛實驗記錄介紹,C919裝備了先進的機載系統以及發電機,還是用了特殊材質的材料,保證機身在堅固的前提下有更輕的重量,不僅如此,C919的機翼同樣采用了先進的設計,使得其在飛行過程中可以減少受到的阻力。

總的來說,C919的安全性、經濟性和舒適性都十分出色,也極其符合當前的市場需求,未來無疑會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然而盡管前景很美好,C919仍然面臨著一大難題,那就是產能。

作為制造大國,中國的制造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C919的性能擺在這里,制造容不得馬虎,要知道C919還將走向國外,良好的口碑的是必要的,所以產能就顯得并不那么喜人了。

不過就算如此,相信在科技的不斷發展下,未來C919的產能必將提上去,然后成為可以與空客和波音三分市場甚至更強的民航客機。

至于何時能取得歐洲和美國的適航證,就目前而言,雖然美國適航證可能沒有多大指望,但歐洲適航證卻可以說有望在即,畢竟一方面中歐之間本就有著密切的經濟合作,另一方面近期以來,歐洲各國經濟都遭受了重創,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國家開始認清現實,尋求與中國加強合作關系,如德國、法國等。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近日攜國內制造業的“半壁江山”訪華,以尋求合作,為表誠意還向中方獻了不少禮,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表示自己有意訪華,時間就在不久之后,而面對德法這樣的富有誠意的表態,中國也向歐洲送上了大禮——空客的第二筆千億大單。

顯然當前的中歐關系已經得到了緩解,那么在之后中歐聯系加強后,C919的歐洲適航證也是指日可待。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