窘迫,伊朗宣布向俄出口燃氣輪機,重工業大國也淪落到這個地步?

導讀據悉,歐洲天然氣價格最近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回落,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各國已經預備了充足的替代能源比如木柴、煤炭等過冬,天然氣需求下...

據悉,歐洲天然氣價格最近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回落,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各國已經預備了充足的替代能源比如木柴、煤炭等過冬,天然氣需求下降,盡管這些化石燃料不符合他們之前炒作的“清潔能源標準”。其二是德、意等大國的儲氣規模“已經接近冬季使用標準”,采購量也出現下降,再加上歐盟政策的調控、民眾采購電暖用品等舉措,減緩了天然氣危機。但歐洲明年的能源仍然沒有著落,經濟痛苦將會是長期持續的。

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國家又收到了一條“喜訊”:普京和埃爾多安在本月中旬會晤后宣布,兩國之間將從黑海上建設一條名為“土耳其溪”的天然氣管道,將俄氣輸送到土耳其境內;這部分天然氣被允許通過土國內市場出口到歐洲,能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們緩解能源問題。在如此快就能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外界預計管道明年就能開工。但另一個問題是,天然氣中轉站所需要的燃氣輪機正在被西方國家制裁成為禁運物品,俄羅斯想要建設該工程并不容易。

23日,伊朗天然氣工程和發展公司宣布他們將向俄出口燃氣輪機大約40臺,目前雙方已經達成協議。伊朗并未說明交付日期,但他們強調“國內偉大的工業成就讓伊朗有力量完成和俄羅斯的交易”,且85%以上的天然氣設備都能自產。但也有知情人士表示,僅有燃氣輪機修建這條大型管道工程還不夠,有很多機械和材料目前都已經被進口制裁,俄方還需要想辦法“籌措”這些東西。

有分析認為,俄羅斯從蘇聯時期“全球一流的重工業水平”,到現在連燃氣輪機都需要向伊朗進口,讓人難以接受;這能很客觀地體現了他們解體后30年時間里研發問題停滯不前,優勢正在慢慢衰落的現狀。一些俄社會學者曾認為,他們現在不僅不能研發芯片、高新武器和新材料,連舊的機械“老本”都不存在了,不僅限于經濟等原因;在“休克療法”結束后,失去了國家機器的調控俄羅斯人更愿意接受一切核心產品都向國外購買的模式,結果在沖突爆發后他們遭遇大范圍封鎖,這種弊端就完全地體現出來了。

值得一提的還有,至于伊朗能支持俄羅斯多久,也是一個未知數。消息提到美國、歐洲指控伊朗向俄羅斯出口進攻性無人機,且“有意向”對莫斯科出口彈道導彈,引起了北約的警覺;他們正在用交涉外加威脅的手段對伊朗施加大制裁來讓他們取消武器運輸,所以俄伊兩國的“友誼”受到了考驗。對此有中國網友評論稱:“從俄羅斯現在遭遇到的窘境能得到一個最大的教訓——掌握自主技術到底有多么重要,在利益驅使下選擇更廉價的‘購買’手段,一旦到了危急關頭這條路被中斷后,俄方的困境就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