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巨嬰”背后,都有一個“巨嬰”家長:憑啥不給我娃提褲子

導讀雖然同為家長,但我們有時候也難以理解一些家長。每個家長在真正成為家長之前,也許都對長輩這么說過:“我娃如果出生,就讓他自生自滅去,...

雖然同為家長,但我們有時候也難以理解一些家長。

每個家長在真正成為家長之前,也許都對長輩這么說過:“我娃如果出生,就讓他自生自滅去,我工作這么忙,可沒工夫管他這管他那的,愛長成啥樣長成啥樣!”

然而最終迎來的總是打臉結局,無論一個人時行事多么瀟灑的家長,有了學生之后也會束手束腳,成為曾經嫌棄的自家長輩那樣的家長,對于學生含在嘴里都怕化了。

家長們都是想盡可能保護學生的,但第一次當家長的我們也經常會因為保護過當,引起不小的沖突。

因為老師不給學生提褲子,家長在群里發飆

對于學生的過度保護這件事,家長們最初都有過這樣的一段時間,不過往往這樣的心態在與其他家長的交往中,會不斷意識到并改善,不過也有些家長,拒絕改善。

比如之前一所幼兒園的家長群就爆出了這樣一件事,一位家長在群里表示老師的工作沒有做好,理由是“孩子說老師不給他提褲子”而且是第二次了。

家長一直喊著讓群里其他家長評評理,無視了老師的私聊要求,以至于老師不得不在群里對一個孩子的私事進行公開解釋——為什么不愿意給一個五歲的孩子提褲子。

其實不用老師解釋,家長們也都能了解了。雖然說五歲年齡尚小,可能確實會有很多東西不會做,比如說幼兒園拉褲兜了如何處理,但提褲子,五歲孩子還不至于不會。

而且老師也解釋道不是不幫學生提褲子,最終還是給學生提了。但過程中這位學生過于沒有禮貌,一直不肯叫老師,于是老師就教育了一下,造成學生不滿而回頭告狀。

老師解釋得很清楚,其實問題就是這位學生對家長告了假狀,而過于護犢子的家長全部信以為真。按理前因后果明白后,家長應該趕緊對學生進行教育,可這位家長卻并不認錯。

家長明里暗里諷刺老師有“官癮”,又說因為學生早產,所以老師應該給學生提褲子,不然可以辭職。這樣的話語無疑帶著輕蔑,由此也可以推斷出為什么學生不肯叫老師了。

老師也直言家長不要把老師當成你家孩子一個人的保姆,家長和教師是相互尊重和理解的。而家長的態度則更加高傲,直言道:老師就是保姆,什么時候能和家長平等了?

這位家長的話最終也引起了群里很多家長的不滿,原來其他家長并不是不在,只是都在默默的看戲。畢竟孰是孰非,家長們心里也有一桿秤,于是便替老師辯解了幾句。

誰知這些家長也引來了這位陳家長的怒火,直接辱罵起其他家長為“哈巴狗”,老師忍無可忍,最終將這位家長踢出班級群,不過按這位家長的架勢,之后老師也不會太好過。

每一個巨嬰學生的背后,都有一對巨嬰家長

看過全程之后,真是替老師感到心累,攤上一個“巨嬰”家長,不僅僅是老師的不幸,學生其實也是不幸的,在這樣的教育下,難免會成為一個“巨嬰”,而這樣的家庭并不少見。

比如這位家長,因為學生沒帶水杯,讓老師到門口來拿,還聲稱自己要趕著上班,對老師呼五和六,言語中甚至沒有一句禮貌用語,或者稱老師,儼然是真把老師當了保姆。

還有像我們怕家里學生不喝水,總會囑咐老師關注一下,很正常。但其實我們也知道班里好幾十個學生,家長幾乎都有這樣的要求,老師關注也不可能完全關注到。

所以最終就是老師們盡力,如果實在沒關注到,那家長就多教育教育孩子。但基本不會像這位家長,因為發現學生水瓶是空的,就和老師發飆了,對老師進行抹黑和指責。

但其實我們客觀看喝水這件事,雖然說老師有責任,但責任確實不能全給老師。老師挨個監視學生喝水,那這一天不用關注別的了,所以這件事主要還是家長要教好學生,和老師打打配合。

畢竟老師要照顧的是全班同學的生活和身心教育,不是一個學生的保姆,更不是說地位就比家長低。家長和老師之間是平等的,家長要尊重老師的付出,也要教會學生尊師重道。

而不是自己帶頭看不起教育你家學生的老師,對學生過度保護,把學生寵成“太子爺”或“公主病”,成為了巨嬰。這種家教的結果,可離家長的初衷“保護”相差甚遠了。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